善導寺附近沒有行道樹 捷運內湖線雖然狀況百出被罵到爛,但台北市每個行政區都有捷運,還以每年一條通車的速度加碼,看在其他縣市眼裡還是羨慕萬分,就算升格為直轄市也很難像首都般闊氣。13日捷運民生汐止線環評僅第一期地下段有條件通過,而上週南北線環評則進入較審慎的第二階段環評,並附帶應辦理大台北地區捷運的政策環評,捷運工程無窮盡的蔓生,終於到了全面檢討的轉折點。

 

        大台北捷運路網,經過十幾二十年的密集建設,邊際效益正逐漸遞減,而邊際成本卻反向地大幅增加,因而成本效益比正迅速逼近規模不經濟的臨界點,也就是愈蓋愈不划算。台北捷運平均每公里每日約1.4萬人次,只有香港或東京的一半,若擴增路線的乘客是從既有路線移轉,而非誘發新需求,將導致整體績效更加低落。偏偏民生汐止線市內段與松山線服務範圍大部份重疊,與南京東路相距僅750公尺,往南還各有南港線、信義線等平行線均相距一公里,對照官方規劃原則「捷運路線具有競合效果,應避免路線的平行競爭」,完全自打嘴巴。

 

        捷運局「所有人皆可在步行的距離內(500公尺)獲得捷運服務」,顯然是顛倒成本效益的錯誤政策目標,高造價的捷運應是服務骨幹,最後一哩留給較便宜的公車與自行車。把公車乘客趕入地下,寸土寸金的地面道路面積又未縮減,等於繼續補貼小汽車,拉大交通上的貧富差距,製造更嚴重的社會不公。且捷運局對於自行車是歧視的,只准許假日在特定時段與車站進出,強索高票價(不慎違規還課以高額罰款),加深休閒單車的刻板印象,而國際大城市則以日常通勤上捷運為原則,特定尖峰時段與繁忙車站為例外。

 

        交通界皆傳聞蓋蘇花高便是為了國工局本身的生存,捷運局是否也步其後塵,提出永無止境的路網建設,而不願花力氣去思考多元運具的可能性,以及跨系統的整合,而只有工程建設。首都市長的高度,不論是從交通或財政現實出發,甚至是環保的遠見,都應該努力讓公車更便捷且友善,並推動壓抑小汽車來補貼大眾運輸的方案,但郝龍斌「一年一條捷運」的民粹廣告,其政策品質之膚淺,可預知其難登大位。

 

        為政客口號背書、為土地炒作利益而做的公共工程到此為止吧。在戒嚴威權時代,向有權力的人說實話,需要克服恐懼;民主時代,則是向人民說實話,也需要道德勇氣,敢對選票能捨不貪才能得。一公里七十七億元、全世界最貴的信義線東延段已在兩大黨的聯手踐踏環評下闖關,廣慈博愛院BOT也因而順利標出,未來交通部若不能說服全國納稅人來出這筆錢,就等著被地方級立委硬把烏紗帽摘下。

 

        台北捷運已經累積足夠的資料來分析整體利弊:為何花了幾千億元,小汽車還在增長?實際的運量與預估值差距多少?過度設計的場站消耗多少能源,二氧化碳減量的實際數據多少(而非預估值)?近兩年行道樹移植近兩千棵,歷年累計總量與損傷各多少,為何沒有全部補植回來(如忠孝東路林森至杭州段一棵樹也沒有,見附圖最上方,原本忠孝東路應該有三排路樹)?環保署用GPS抓水肥車亂排,可否用來追蹤捷運廢土,杜絕內湖線棄土造假之弊案,醜陋的五股廢土山何時遷移,還是要立碑紀念?貪瀆弊案怎會層出不窮?系統整合老是出狀況?先搞清楚這些質疑,「捷運是綠色交通工具」才是真的,否則只是人云亦云。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波哥的水池.JPG     從中港溪出海口附近的小丘往南走,東側是二高的造橋收費站,兩側景觀稱不上美,切割零碎、有些荒廢,還有一塊曾被盜墾後被林務局收回補植樹木的雜地,苗栗縣政府以偏蓋全說這裡不是良田,而這條蜿蜒的小路卻是早年的古道,故事有待挖掘,縣長劉政鴻也正在寫歷史。

 

離開保安林山坡地,較為平坦的地方畫出筆直道路,波哥載我轉入一叢小樹林,狗狗叫了幾聲靠過來,而住家旁就是個種滿睡蓮的漂亮池塘,原本坐在亭阿腳的人便說要移到池邊木頭平台,涼風輕撫,心情整個愉快起來,誰會想到海邊不遠處會有如此桃花源。彩虹妹妹睡醒了直直說,這是誰放的水?媽媽稱是老天爺放的,池裡的魚群、映影與落葉文文笑著。

 鳳凰木下吃麻糬.JPG

彩虹追著咕咕雞跑出去,又發現三層樓高的木棉樹下,有她最愛的盪鞦韆,波哥則說一兩個月前,白色棉絮天天掃不完,現在已長滿茂密的綠葉。旁邊有將熟的龍眼,飽滿的綠色柿子排隊等著,植物的興替正是大自然規律的曆法。

 

波哥的小孩自己用幾張紅色方紙圖畫出自己的春聯,標誌這個牛年;一路上與我們談著母乳經的媽媽,則領個社區居民陶藝班。工作室裡的一艘小木船,雖講不清楚要做啥,也覺得有趣。

 牛年春聯.JPG

我們進入主要生產區走走看看,最早播種的一期稻作正開始收割,重劃後的方塊稻田,收割機迅速地來回,黃頭鷺緊跟在後頭。而我們也撿拾了掉落在農用小卡後頭的稻穀,教導彩虹稻穀會變成白米或糙米,再煮成白飯,第一次看到黃牛的她,習慣性的好奇要去摸小牛,母牛提高警戒地盯著,波哥趕緊要我們別再靠近。

 母牛與小牛.JPG

我倏然發現,若是工業繼續這樣無止盡的到處掠奪農地,我們的下一代如何認識稻米文化?又如何認識自然,如何和動物作朋友?最近動物社會研究會揭發教科書,以錯誤方式教導小孩接觸動物,有些老師、家長質疑「不去動物園怎麼認識動物」?就來灣寶啊!

 

與南部平原的大片農田不同,這裡因應東北季風的地形特色,小塊小塊地用綠籬做風擋,林務局也提供免費提供的樹苗鼓勵植林。不僅不易大規模染病,也因為西瓜、花生、蕃薯,加上新近土質改良後的稻米,家家、季季輪作營造出有變化的農村地景。剛放水準備開始二期稻作的這片田,綠籬倒影煞是好看!

 擋風綠籬倒影.JPG

這片優良的特定農業區,沒有一家鐵皮工廠,多數的農舍聚集在廟的周圍,這麼難得的寶貝值得作為典範,縣政府怎麼會想要把其他地方散落田間的違章工廠集中此地呢?丟掉黃金換大便,只有腦袋裝水泥的政客、官僚想得出來。

 

好巧的事,我生日這天趁著彩虹和她媽媽一起回娘家,拐到竹南蛇窯吃一頓家常午餐,再到後龍灣寶社區,有我愛吃的麻糬,又滿載現栽的有機花生與蕃薯,全家人玩得很高興,晚上剛好民視異言堂又播出這個案子,真是個愉快的假期。

 

(灣寶的有機農業,等我有空再整理報告囉)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台灣常以開發為名,到處徵收民地,毀人家園,最近的案例包括苗栗縣府強押灣寶社區、台北縣府亂搞的看守所土城搬土城彈藥庫等等。而政府一旦以科學園區為名,社會反抗的力量就更小了,而友達以高科技為名的高汙染面板業,既有汙染了宵裡溪違反環評可以用改排老街溪解套,在中科后里、七星基地毀了台中的農業,環評不實被法院宣判無效還能繼續開發,現在還要繼續染指彰化米倉,堪稱「毀人不倦」。

在2006年8月底我有一篇投書「環境資源不應上賭桌--審慎評估中科與面板的產業風險」,當時就提到面板產業的景氣循環,後來金融風暴把友達股價打趴,但政府的中科還是繼續為友達到處開疆闢土、毀人家園,要把台灣的農業繼續拿來賭面板業。資深環境記者朱淑娟長期追蹤友達的中科開發案,7/13晚上十點將在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播出一小時的紀錄「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裡開始 」,精彩可期!(重播:2009-07-18(六) 11:00)

製作緣由

部科學園區四期計畫,去年八月遴選彰化縣二林鎮為預定地。一個用地600多公頃、投入1.2兆、聲稱每年可創造9千億營業額、3萬個就業機會的開發案,是政府眼中拼經濟的救命仙丹。
 但另一方面,在金融海嘯重創高科技產業、
國科會負債高達千億的情況下,政府決定再度舉債興建中科四期,引爆國家資源不當投入、陷國家經濟於更大風險的疑慮。

 特別是世界農糧組織才剛宣布,全球飢餓人口將破10億,
中科四期卻徵收大面積農地、排擠農業用水、引發國家糧食安全、國土利用合理性的批評。國家資源應該如何分配,才能保障台灣人民的未來,政府有必要給全民一個交代。

中科從91年起,陸續開發台中、虎尾、后里等三期園區,中科主張前三期園區土地核配率已達八成,用地已不夠,另外規劃在彰化縣二林鎮開發中科四期園區,總面積635公頃,主要提供給友達一家公司興建面板廠。

工業與農業搶水中區水資源原本就已經嚴重缺乏,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再度引爆搶水爭議...中科四期用水規劃,短期用水(民國98~100年),每日0.48萬噸,預計從自來水系統供應。中期用水(民國101~104年),每日7.13萬噸,由自來水系統、集集攔河堰北岸既有的水源供給。長期供水(民國105年以後)每日16萬噸,由自來水系統及大度攔河堰聯合供水。

 中科指出,關於短、中期用水,已經取得自來水公司、彰化農田水利會同意。依「調度使用農業用水契約書」內容,彰化農田水利會承諾以「持續穩定」提供園區用水。而且即使在枯水期、非灌溉期間也會「確保調度水量的穩定供給」。環評審查時,有委員質疑,這份合約「割地賠款」,非常不合理。

 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的台灣,種稻總面積50萬公頃,卻有近半、22萬公頃休耕中 (一、二期作合計)。農地休耕只是因應世貿組織、調節產銷的權宜之計,並非廢地。當糧食自給不足,還有復耕的機會。可一旦農地變工地,未來則完全沒有緩衝的餘裕。政府在支持工業的同時,是否想到糧食安全,要付出多少代價。

工業與農業搶地

 台灣許多農田已經休耕,政府又不斷為了工業開發釋出農地,有些甚至還是生產力高的優良農地。不顧農民意願強制收購農地,也有違公平正義。

 工業用地往往涉及徵收私有地,政府以「公益需要」之名,未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的協議價購程序辦理。徵收價格往往過低,農民被迫賣地、且失去農保資格,導致農民的恐慌。台灣是民主國家,但為了追求效率,輕易動用土地徵收權,未來勢必引發更大的民怨。 

高科技廢水、空汙人人怕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未來光是揮發性有機物,每年就會排放1000多公噸,對臭氧日益嚴重的中部地區而言,如果沒有其他有效的空汙管制策略,未來空氣品質的變化、民眾的健康風險難以預料。

 另外,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每天排放近10萬噸廢水,原本中科打算將廢水排入舊濁水溪流域、三和制水閘下游河段。福興鄉漁民抗爭後,中科提出改排濁水溪的新方案,從二林園區往南拉17公里專管,將廢水排放到自強大橋下游,下游高灘地有農作,出水口兩側有養殖魚塭,對雲林縣影響相當大。

 中科一再表示,廢水符合放流水標準,適合養殖漁業。然而所謂低於管制標準,並不表示對養殖業、灌溉用水或民眾健康沒有影響。究竟有多少影響、又如何因應,政府有必要充分評估健康風險後,做出對人民最有利的決定。

 中科四期的廢水,不論排到彰化縣或雲林縣都不受歡迎,因為重點不在廢水排放到那裏,而是廢水根本無法讓人放心。未來中科必須誠實提出解決方案,否則即使強行過關,開發的正當性也永遠都會受到質疑。

科學園區是迷思、還是未來

 自民國69年新竹科學園區設立以來,台灣科學園區發展已經過了30年,如今還是台灣賴以提升經濟的產業。但是,往年的高成長如今已不復見,國際間一有風吹草動,台灣科技業感受的衝擊也愈強烈,去年即負成長5%。

 每當政府提案興建科學園區,理由不外促進經濟、增加就業,科學園區或工業區又往往設在經濟相對弱勢的區域,當地民眾對科學園區的期盼可想而知。

 然而國科會統計,科學園區就業人口達20萬人,其中95%擁有高中以上的學歷。中科表示,二林園區可帶進3萬個就業機會,但多數漁民只有國中學歷,他們是否真能進入科學園區就業,很令人懷疑。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系主任徐世榮表示,科學園區是否真能為國家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大家好像都已經陷入到一個迷思,好像科學園區都是好的。他認為,所謂的利益,絕對不能只從經濟面向來考量。

 徐世榮指出,永續發展的概念,政府已經推很久了,但都只停留在表面上、口頭上,並未真正落實。「你說農業不永續嗎?」他認為農業是非常永續的,可以世世代代養活很多人口,當然政府也應該重視工業發展,但不能像現在這樣,動不動用經濟產值把農業侵奪,完全以為工業發展是最好的。「我們台灣未來生存的命脈,在於我們人民對土地的認同跟愛護,這才是最關鍵的。」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大工業國義大利高峰會做出溫室氣體減量八成的歷史宣示,避免全球增溫越過二℃的不可逆臨界點,儘管細節未盡如人意,卻透露出年底哥本哈根協定的主流趨勢是,國際社會將更堅定地、強制要求所有國家都負起責任。消極來說,台灣若不及早因應,在新一輪全球競爭裡,將被遠遠拋在後頭;積極來說,我國當以減碳無悔政策與中國大陸明顯區隔,走出綠色外交的藍海新活路,馬英九總統也才有機會成為國際級領袖。

 

馬總統去年當選之初的地球日前夕,在一O一大樓點燈「<2℃」,也在全國NGO環境會議三度宣示課徵碳稅,並強調若不減碳將面臨國際貿易制裁。馬總統本人與其核心幕僚,對於國際減碳趨勢應有基本了解,但執政一年多來,卻被守舊官僚與部分利益團體綁架,正折返到高碳經濟的老路,令人嘆息。


天生就該捍衛環境的環保署,不思與民間環保團體共同力抗經濟部門的逆流,反而案牘勞形地以長篇新聞稿打筆仗。歷年來耗費大筆公帑參與國際會議,未將國際環保壓力引入國內,竟閉門造車搞出舉世無雙的境外三角碳交易方案,這套窒礙難行的溫減法草案,更史無前例地遭到工商界與環保界聯手反對。


台灣溫室氣體兩大來源是製造業與能源部門。傳統高碳產業,不僅施壓環保署加速通過環評以持續擴張,更阻撓將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的碳稅。而台電沿用經濟成長與排碳量同步成長的老舊模型,假借更新之名增建燃煤電廠,不顧山雨欲來的社會衝突推動核能復興,既沒有搶進再生能源的遠見,也無視於去年用電量開始減少的新趨勢,只不過是「用電量減少就打折」的價格機制,便發揮了龐大槓桿。

 

台灣這座茸薾島國,佔全球排碳總量一%,每人平均排碳量是全球三倍,不但身兼加害者與被害者雙重身份,外貿為主的脆弱體質更禁不起國際貿易制裁風暴。而太平洋島國對溫室效應最為敏感,海平面上升淹掉友邦的黑色笑話正在發生,政府有真正關心友邦的處境嗎?我們應擔起減碳責任、發展減碳技術,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跨國綠色合作計畫,比金援更能鞏固邦誼並贏得國際尊嚴。


由於京都議定書欠缺強制力與排除新興工業國的兩大缺失,是哥本哈根協定極力彌補的漏洞,中國的抗拒正提供足以明顯區隔彼此的綠色外交契機,而課徵碳稅更是宣示主權的積極作為,這是台灣前途的新藍海策略。


在全球減碳趨勢的十字路口,一邊看似平坦卻通往黑色深淵的高碳老路,在高油價下正逐漸喪失競爭力,能源依賴更威脅國安下國家安全;另一邊沒有前例可循的路正待開闢,需要社會和企業的創新,以及政治共識和領袖勇氣。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被欺騙的感覺很不好,尤其是,原本我們就很不容易相信官方的善意(本案/他案被騙太多次了),非常意外地累積一點點互信基礎,又被完全打消了(反正也不差多一次)。雖然也沒有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但一時憤恨難平,害我一整天心情不好還要密集開會卻無法專心,趕緊幫市政府做會議紀錄,也為自己做一兩個小時的心理治療,這樣「昭炯戒、激眾憤」,這是我能愈挫愈勇再繼續走下去的方式。

 

跨堤,跨堤,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都發局長丁育群兩度發表長篇大論的演說,訴苦「城牆沿著河邊走的悲哀」。他為了破提、在河濱公園種樹,跟水利單位爭了多少。也很想把堤防拆掉(我也很想,交通局不會同意吧),改成地下道路(好大一筆工程)。市府在河堤做了多少綠化,從總量來看,難道不能抵小小這個點。

 

最勁爆的演出是「未來如果破堤的時候,我會把他恢復原狀」。這句話似曾相似,台北縣長周錫瑋,在面對蓋住板橋地名由來的湳仔溪之特二號道路,好像也說過「現在要蓋,要拆也是以後再拆」。

「以後」你們都不在位了,以目前來看,短期內要拆掉堤防,比「俟河之清」還難吧,你唬誰阿?

 

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持不反對跨堤,但主張縮小跨堤平台規模,把三億元拆成好幾份,可以讓更多地方的社區可以輕鬆跨堤,而不是集中在此處。

問題不在於跨堤(有共識、沒人反對),問題在於廣場平台(沒共識、應討論)

廣場才是都審會議要討論的,而不是聽局長花一大堆時間扯一些跨堤的感想。

便有都審委員便提到:平台沒有什麼用,會很熱、景觀也不見得好。

我們也一貫質疑:誰會在汽車噪音、廢氣之上,悠閒喝咖啡。

況且,在快速道路上架平台,如果有人不小心掉落物品,將造成嚴重交通公共安全。中山高陸橋已經全蓋式包覆,這裡要做露天咖啡座,顯然不會包覆,那就變成交通安全問題。

 

市政府不敢回答廣場有沒有用,反而模糊焦點,貼我們反對跨堤的標籤。

政府官員學政客搞民粹,這是嚴重的民主危機!

 

一個客家公園,兩個台大城鄉所官員

我們不反對客家公園,還很肯定「閒置舊建築再利用」的精神,所以聯盟名稱叫做「好好做」,一件好事,為何麼搞到天怒人怨?這就是實質民主的危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陳虞晃,以及客家籍的自然步道協會前理事長林淑英,都出席簡報,市府官員還說我們沒有「專業」。

 

官員堅稱這個案子已經退讓了很多,「沒有太大問題」,還大罵建築師不會表達。然而,當政府官員(業主)做了一些離譜、無法自圓其說的需求,出錢的強逼做設計的畫出荒謬的圖,還把責任歸咎給他,這種給錢是大爺的心態+為五斗米折腰的窩囊,在6/6樹保會就見到客委會主委劉智雄這樣搞,我心裡很難受(雖然我也不滿意建築師,但不贊成官員這樣作賤專業者、不把人當人看)。7/2見到建築與都市計畫專業的都發局長丁育群、交通局代理局長林麗玉也這樣罵人,怎麼不想想自己真的有「專業倫理」嗎?

 

林麗玉在台大城鄉所三十週年所慶的系列座談上說:「Planner(專業規劃者)是幕僚者,不是決策者,要能懂得決策者的在想什麼,要有說服決策者的企圖心。領導者要作一個先知先覺者,而非後知後覺者,要有理想願景,為未來作規劃、為問題找答案,這是城鄉所要訓練的東西。」真不知道,民眾參與、專業倫理,在客家公園的案子上,城鄉所會這樣教嗎?

 

我記得我在城鄉所受到「專業的通才教育」的訓練:進步規劃師,不能只照顧業主(官員)的需求,要協助把使用者(民眾)的需求,化成專業的語言,並堅守專業倫理,還能折衝多方利益與各種意見,來擘劃永續發展的願景,並且將好的實質空間設計變成真的

 

如果王鴻楷老師等人的想法在台灣太理想。現在是台北市副市長的林建元,他在城鄉所教書(我修過他交通研究的課),雖不是城鄉所畢業、自己訓練出來,但他在主持樹保委員會,能夠花超過四小時,達成民間團體、市府、樹保委員三方均能接受的社會共識,在官僚之中就非常難得。

 

客家公園這件案子的峰迴路轉,我真的懷疑,林建元、林麗玉和我,真的是城鄉所的同門嗎?

張景森在經建會副主委,堅持推動國土復育計畫值得肯定,但他初到北市府當官時,十四十五號公園拆遷案顯然無法滿足大家對進步規劃師的期待,成為城鄉所師生討論的公案,現在客家公園會不會變成城鄉所的公案呢?

 

下屬公然行騙,市長別想當總統

客委會主委自己講過的話都可以不兌現,這樣公然行騙,嚴重傷害人民團體對政府之信任。

郝龍斌就算連任,也會變成好笑市長,想要循前兩任市長之途,從仁愛路走到凱達格蘭大道,就不要再夢了。

 

我們的具體訴求:

1.儘速於螢橋國中召開聽證會,而不是強硬、單向的說明會。讓地方居民與公民團體,共同進行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達成多贏的設計變更案。

2.縮小跨堤平台、真正取消梯田、變更自行車道路線。

3.公布移植樹木之樹種、數量、位置。

4.建立民間入園調查生態、監督工程施工之機制。

 

 PS.翰聲現場觀察與評論,歡迎對照未來市府所做最終正式會議紀錄。

也歡迎大家撿取其中你認同的論點,寫市長信箱、打電話請市議員質詢,看市府怎麼回答。https://contact.taipei.gov.tw/CCLM/CLM/ASPX/CLM00100Q.aspx

 延伸閱讀:

「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akkapark

「關懷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聯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9033021582800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從客家公園案「小小這個點」,可以大膽預言:郝龍斌市長競選連任的口號「台北好好看」,一定會變成「台北好好笑」!6/6的樹保委員會決議,要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變更設計,於是有了7/2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的審查。經過兩個小時的討論,儘管四位發言委員就有三位主張縮小跨堤平台、變更自行車道路線,但擔任主席的都發局長丁育群,仍逕自宣布「准予備查」。林建元副市長先前促成政府與民間對話的努力,被客委會、都發局、交通局徹底否定,對自己的荒唐設計無法自圓其說還要蠻幹。郝市長原本想要花大錢得到一個政績,反而變成笑柄!

 

不換湯、不換藥!這樣也能過關?

6/4客委會主委劉智雄在客家公園跟我們保證「梯田沒有了!」(公視我們的島獨家);6/6樹保會會再次承諾,取消平地造梯田的設計。

但一個月內就生出來的新設計案,幾乎沒有太大改變,不換湯也不換藥。

「梯田」改名變成「水田」,簡直就是「指鹿為馬」的現代版!

建築師解釋說「高度降一點、沒有再填高」,

我們問「客家人有用馬達抽水來種田嗎?」市政府不敢回答。

 

都發局長丁育群說「水田可以增加多樣性」,更讓人驚愕。

如果是挖掉水泥變水田,當然會增加多樣性。但現在的設計是挖掉土丘的小型生態系,變為單一作物的人工梯田,多樣性是大幅度降低不是增加。

這樣的都發局長來管理我們的都市,根本沒有專業!

 

自行車道:壞設計怎麼好好管?

交通局代理局長林麗玉,先教訓所有與會者「今天有沒有人騎機車來?」

(我是坐612公車,我方大多是搭大眾運輸,你怎不取消市府官員停車優惠?)

然後氣急敗壞的強調,車道已經改成高架了,動物都可以在下面穿越,也不會影響到公園內的人。

 

我們的問題沒有回答:此處自行車道與公館自行車路網的關係為何?既然水源快速道路師大路引道出口那側的平面車道流量低,也打算再做人行步道,為何自行車道路線一定要穿越公園,而不改過去?

市府回答:師大路一側長度不夠,要讓單車輕鬆騎上去,只能穿越公園,以後會加強管理。

 

偏偏這是設計問題,不是管理問題,如果是一個好的設計不用太多管理。

設計坡度「平緩」或「陡峭」,導致車道需要「長」或「短」,牽涉到根本上腳踏車是「騎」上堤防或「牽」上去。

為什麼一定要騎上去,而不是牽上去?如果一定要騎上去,師大路一側長度若真的不足(事實上是夠的!),也可以做「之」字型的設計,有何不可?

市政府完全不敢回答!

 

<請見下集,更加精彩!>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綠內紅的灣寶西瓜

教育部花12億元推動有品教育,以為花大錢就能買到「品德、品質、品味」,正是負面教材的最壞示範,古書有云「上行下效、風行草偃」,有品教育一定要從政府官員做起,最好是挑選「無品大使負面典範昭炯誡劉政鴻西瓜節-縣府相片 以馬奮館聞名全台的苗栗縣長劉政鴻,在文化界則以高鐵站特定區拆除古窯知名,在環保、農業領域則以灣寶西瓜節得盛名,縣府在這兩件事情的做法,許多人都覺得「沒品」,很想幫這位被遠見雜誌評為五顆星的縣長向教育部報名。(圖片來源:苗栗縣政府新聞稿)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日前在環保署環評會遭退回專案小組的苗栗縣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十八日在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同遭退回小組。表面上這是一個綠色環保與工業開發的爭議案,實際上卻是弱勢農民生存權的社會正義紅色課題,恰如當地灣寶社區所生產的西瓜一樣「外綠內紅」。而教育部「有品教育」的第一課就應該把灣寶社區當作案例,叫政客別再過河拆橋、漫天撒謊。灣寶西瓜與劉政鴻參加區委會

(附圖:西瓜後面那個穿西裝的男子就是劉政鴻)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江翠國中樹海 台北縣板橋市江翠國中為了興建游泳池與停車場,將移除百棵蔚然成蔭的樹群,校務會議曾投票全數反對,校長竟強勢持續推動。13日我攜子參加這第二場說明會,地方民眾數百人一面倒地誓死反對,卻見到民主奇景:提案爭取預算的縣議員嗆聲「百分之百願意接受用選票來考驗,你們不要投票給我」。當學校不再是教育機構,掌權者不懂得十年樹木的珍貴,怎能寄望他們能有百年樹人的眼光,由小見大,我們的基層教育與地方民主政治已出現嚴重的雙重危機。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很意外,樹保會議讓我們與客委會好好面對面溝通,並嘗試釐清一些爭點,甚至要求開發單位變更設計,比市議會協調會效果更好。之所以意外,市因為先前松菸老樹保護的時候,樹保委員會非常不友善,限時間講完話就趕我們走,這是同一個會嗎?希望這個好的開始可以持續下去。

 

樹保會議第一階段從八點開會至十點,客委會及公民團體分別簡報,並針對樹保委員詢問回答;第二階段閉門會議從十點至十二點才完成。

 

樹保委員作成決議如下:(確實文字請洽市政府文化局)

一、關於陳情人要求列為「群體樹木」之保護申請,因資料尚不齊全暫不討論,但委員認同條件相當充分,包括藍臍帶與綠手指交會之生態廊道重要性,可待補齊資料再討論。

二、基於樹木保護要求開發單位變更設計:1.樹木移植數量應再減少、不得多於87棵。2.設計儘量減量、減少對生態的擾動。3.跨堤平台面積應該縮小。

三、在變更設計送都市設計審議確認之前,目前樹群生長良好的幾個指定大區域不得動工(師大路側、跨堤土丘部份、仿高速公路附近、靠螢橋國中),棄土、水泥塊應該移除。

四、請環保團體持續協助紀錄生態。

 

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發表聲明表示:

一、肯定樹保委員會在程序上更為開放,提供民間與政府開發單位溝通平台。

二、肯定台北市客委會增加透水面積、取消梯田、減少非必要樹木移植的設計方向,希望這個好的開始可以持續下去。

三、  市政府應要求施工單位落實樹委會決議,除了建物整修部份之外應立即停工。

四、   請市政府儘速在螢橋國中舉辦聽證會,讓各種不同意見公開對話、消弭因誤解而產生不必要的對立,並在變更設計過程中納入民眾參與工作坊,讓最經常使用的使用者-地方居民參與,為未來開園之後社區參與經營建立良好機制。

五、 請市府協調開發單位,建立環保團體與地方居民進入園區之機制,以便繼續觀察紀錄,累積更多生態資料,作為後續設計重要參考,並共同監督工程進行。

 

更多資訊

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綠黨、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自然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市野鳥學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以及社區居民)

「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部落格: mypaper.pchome.com.tw/news/hakkapark

網路聯署平台: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9033021582800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