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家公園案「小小這個點」,可以大膽預言:郝龍斌市長競選連任的口號「台北好好看」,一定會變成「台北好好笑」!6/6的樹保委員會決議,要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變更設計,於是有了7/2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的審查。經過兩個小時的討論,儘管四位發言委員就有三位主張縮小跨堤平台、變更自行車道路線,但擔任主席的都發局長丁育群,仍逕自宣布「准予備查」。林建元副市長先前促成政府與民間對話的努力,被客委會、都發局、交通局徹底否定,對自己的荒唐設計無法自圓其說還要蠻幹。郝市長原本想要花大錢得到一個政績,反而變成笑柄!
不換湯、不換藥!這樣也能過關?
6/4客委會主委劉智雄在客家公園跟我們保證—「梯田沒有了!」(公視我們的島獨家);6/6樹保會會再次承諾,取消平地造梯田的設計。
但一個月內就生出來的新設計案,幾乎沒有太大改變,不換湯也不換藥。
「梯田」改名變成「水田」,簡直就是「指鹿為馬」的現代版!
建築師解釋說「高度降一點、沒有再填高」,
我們問「客家人有用馬達抽水來種田嗎?」市政府不敢回答。
都發局長丁育群說「水田可以增加多樣性」,更讓人驚愕。
如果是挖掉水泥變水田,當然會增加多樣性。但現在的設計是挖掉土丘的小型生態系,變為單一作物的人工梯田,多樣性是大幅度降低不是增加。
這樣的都發局長來管理我們的都市,根本沒有專業!
自行車道:壞設計怎麼好好管?
交通局代理局長林麗玉,先教訓所有與會者「今天有沒有人騎機車來?」
(我是坐612公車,我方大多是搭大眾運輸,你怎不取消市府官員停車優惠?)
然後氣急敗壞的強調,車道已經改成高架了,動物都可以在下面穿越,也不會影響到公園內的人。
我們的問題沒有回答:此處自行車道與公館自行車路網的關係為何?既然水源快速道路師大路引道出口那側的平面車道流量低,也打算再做人行步道,為何自行車道路線一定要穿越公園,而不改過去?
市府回答:師大路一側長度不夠,要讓單車輕鬆騎上去,只能穿越公園,以後會加強管理。
偏偏這是設計問題,不是管理問題,如果是一個好的設計不用太多管理。
設計坡度「平緩」或「陡峭」,導致車道需要「長」或「短」,牽涉到根本上腳踏車是「騎」上堤防或「牽」上去。
為什麼一定要騎上去,而不是牽上去?如果一定要騎上去,師大路一側長度若真的不足(事實上是夠的!),也可以做「之」字型的設計,有何不可?
市政府完全不敢回答!
<請見下集,更加精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