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菸廠作為台灣早期殖民地經濟的一環,透過北側的台鐵台北機廠(Workshop),連結縱貫鐵路,而抽取台灣南部原鄉美濃菸葉的養分。
松山菸廠北側的倉庫區,就有連結台鐵機廠的軌道,更可直接將菸葉送入中央工廠區。
東邊幾個倉庫,在二次大戰末期,毀於美軍轟炸的大火,戰後重建,因而未被列為古蹟,在未來將被拆除,興建新建築。目前,有借給電影拍攝,還有八卦節目說到松菸拍攝鬧鬼的事。個人小小看法是,如果沒有把這個戰後的建築留一點下來,怎麼能夠比較戰前戰後的建築差異呢?
因此,菸廠與機廠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也是都市土地開發利益下的難兄難弟,台鐵的意思好像也是想把這塊地變更成高密度商業用地出售、合建或BOT,其中只保留被指定為古蹟的澡堂,我實在搞不懂,這樣到底有什麼意思。
從商業的角度想,京華城是僅次於遠雄集團,最希望松山菸廠與台北機廠趕快開發的業者了,他們可能是想像,人潮就從巨蛋及附屬商業設施,流過台鐵機廠,在跑到京華城來,可以「互相拉抬」,現在人潮稀疏的大鐵球就可以注入活水了。
從我們的角度想,松山菸廠就是第一個骨牌,如果擋不住,那麼台鐵機廠也擋不住。如果松山菸廠是與巨蛋並存、所謂文化體育園區的怪異組合,那麼未來台鐵機廠,將是喧鬧商業區中殘留一個古典澡堂的詭異氣氛。
(待續)
以下摘自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第379集「巨蛋夢?」(有線電視13頻道)
2006年11月13日週一晚間10:00~11:00播出,週三上午10:00~11:00重播。
1930年代,菸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大量的菸草從高雄美濃、屏東九如等地,經由縱貫線鐵路輸送到松山。在極盛時期,高屏地區菸田的種植面積高達一萬三千公頃,當年松山菸廠是東亞重要的製菸中心,連當時日本本土都沒有這麼大的製菸廠房。如今菸業沒落,當年日本人種的樹苗卻已經蔚然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