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18的發言稿《中華民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參與高峰論壇:困境與挑戰》 第二場座談:「跨國議題倡導與全球治理」@《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 民主論壇》系列之三

用心準備了文字稿附在會意手冊,但當場引起熱烈掌聲的是,回應前面講者而脫稿演出的故事~~

「參加聯合國國際會議,台灣人得用他國護照已不是新聞,而某次台灣環保團體以登記在國外的環保團體來參加一場溫室氣體減量城市對策的國際會議,攤位因中國代表抗議而被撤下招牌的台灣名字,一些國際友人知道發生什麼事之後,一個國家借給台灣一個字母(缺一個字母還是看得懂),重新拼出"TAIWAN"!!」

<本文開始>

十九世紀美國梭羅的<湖濱散記>,就已經從浪漫主義的自然追尋,聯繫到對政府無理控制的公民不服從。1960年代環保等新社會運動興起,1962年瑞秋卡森<寂靜的春天>指出DDT的危害,1972年羅馬俱樂部的<成長的極限>1973年舒馬特的<小即是美>,相繼提出經濟發展的替代方案。約略同時,環保運動也開始參與選舉,嘗試透過政治部門解決問題,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全球綠黨是當前最有活力的跨國政黨聯盟,在全球政府/全球議會未形成之前,是對抗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與跨國企業重要的政治聯盟,也是守護地球母親(mother earth)的地球公民網絡。


綠黨起源、綠黨論述、綠黨時代、台灣活力....

 

  • 綠人論述

 

面對工業革命的反省,第一層次是改良派或保守派,針對個別單一環境事件,或是情感的訴求,第二層次則是與左派相通的結構論,從政策面、政治面尋求改變,生態社會主義(Eco-socialism)的綠黨,則是第三層次的辯證。

綠黨批評左、右派是孿生子,都是意圖支配別人的意識形態,糾結於數組矛盾:群體/個人,唯物/唯心,管制/放任,綠黨的超越與辯證則是:合作/支配,權力分散/權力集中,共生/掠奪,總括是陰柔的價值觀取代陽剛。

國外綠黨是在原本主流政治矛盾的左、右派衝突中,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德國綠黨成立之初匯聚各流派,而有「我們不是左派、不是右派,我們是前進派」的口號,各國綠黨與左派較為接近,在地方層級也不乏與右派政黨聯合執政的情況。

 

2001年於澳洲坎培拉召開的第一屆全球綠黨大會,標舉六大核心價值,包括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參與式民主非暴力尊重多元、不犧牲下一代的永續 。全球綠黨是個分享共同價值的網絡,而非中心號令邊陲的直線權力關係,幾年前墨西哥綠黨支持恢復死刑政策,遭歐洲綠黨聯盟聲明不承認其為國際綠黨一員。以此次日本福島核災來說,便透過綠黨網絡互通訊息,日本綠黨前召集人等重要核心成員,也前往各國串連參與在地反核運動。

 

 

  • 綠黨時代

1989年歐洲議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有利的選舉制度促使綠黨開始成為一股綠色政治風潮,由於長期扎根,加上氣候變遷成為重要的國際政治課題,各國綠黨在2010年又有一波大躍進的成長。

最受矚目的德國綠黨,1998年更進入聯合政府,取得外交部長等重要席位,成功推動非核家園。而德國綠黨在三代人反核的堅實基礎上,2011年福島核災後,3月以24%得票率奪下基民黨執政58年的Baden Württemberg邦總理(與左派的社民黨聯合)5月在左派地盤的不萊梅市以22%贏過基民黨成為第二大黨,接下來柏林市選舉料將持續此一趨勢,輿論已經在討論德國2012年出現綠黨籍總理的可能人選。

 

各國綠黨的重要進展

 

亞太地區

歐洲地區

最早成立的地方綠黨

1972年 澳洲塔司馬尼亞州的 United Tasmania Group(綠黨前身)

1972年在瑞士納沙泰爾州的民間環境運動

最早成立的全國綠黨

1972年紐西蘭價值黨Values Party(綠黨前身)

1973年2月英國人民黨(綠黨前身)

大量進入國會

2011年澳洲綠黨在比例代表制達14%為第三大黨

1980年代起(比例代表制)

贏得單一選區席位

1996年澳洲綠黨Bob Brown遞補成為國會議員,1999年紐西蘭綠黨於 Coromandel 選區當選

20108月澳洲綠黨Adam Bandt 墨爾本內城區當選

20105月英格蘭綠黨黨魁Caroline Lucas Pavilion 選區當選(Brighton)

/邦層級的最佳紀錄

2010年塔司馬尼亞州贏得20%選票及席次,居第三大黨

20113月德國綠黨得票24%,居第二大黨,贏得邦總理、組聯合內閣。

美洲地區

2010年哥倫比亞綠黨Antanas Mockus參選總統第二輪得票27.5% 為第二高票,巴西綠黨Marina Silva參選總統第一輪得票20% 為第三高票。

2011年加拿大綠黨黨魁Elizabeth MaySaanich-Gulf Islands選區當選眾議員。

 

各國綠黨經過數次跨國聚會討論,2001年於澳洲坎培拉正式成立全球綠黨聯盟(Global Greens),由歐洲、亞太、非洲、美洲四區共87個綠黨組成,會中並通過全球綠色憲章,整合六大核心價值。原訂2006年於非洲召開第二屆全球綠黨大會因故暫停,2008年改於巴西聖保羅舉行,第三屆全球綠黨大會2012年將回到非洲,於塞內加爾達卡舉行。

台灣是全球綠黨聯盟、亞太綠黨聯盟的創始會員國,這是少數正式以台灣名義參加的國際組織,對台灣的特殊國際處境多能理解與支持。歐盟議會綠黨黨團,便多次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並持續反對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 台灣活力

 

台灣綠黨成立於1996年,最近一次全國選舉2008年立委政黨票得票0.6%2010年五都選舉有提名市議員選區平均得票率2.3%,目前在各級議會並無席次,但在國際綠黨組織三個層級均擁有代表席次,包括:全球綠黨執委彭渰雯、亞太綠黨執委文魯彬、全球青年綠人執委王鐘銘,創黨召集人高成炎教授也曾任第一屆全球綠黨執委。

亞太綠黨聯盟(Asia Pacific Greens Network)會員資格分三級—正式會員、預備會員、聯盟之友,台灣綠黨為第一級正式會員,在大會期間擁有三張表決權。第一屆大會於2005年在日本京都舉辦,第二屆大會於2010年在台灣舉辦,以公平分攤(Fair Share)為主題,開放空間的會議形式彰顯參與式民主和生態智慧等核心價值,食物里程、可實地景和一些綠色會議的細節,令與會者充分感受到「不一樣的會議」的用心。

 

第二屆全球綠黨大會,台灣派出二十三人的代表團,突出的表現讓各國印象深刻,而能取得第二屆亞太綠黨大會主辦權。該次大會三項正式決議文,除了秘書處提案的「要求哥倫比亞游擊隊釋放綠黨總統候選人貝丹考」,台灣提出另兩項提案,一項是與日本聯合提出「氣候變遷不能作為發展核電的藉口」,另一是與德國共同提出「關注圖博(Tibet/西藏)人權」。在全球青年綠人(Global Young Greens)會議中,反蘇花高成功經驗的報告,也被選為「最酷行動方案」,台灣團兩位原住民代表亦積極穿梭,呼籲成立全球原住民綠人論壇(Global Indigenous Greens Forum)。

 

另一方面,各國綠黨多與全球環保運動、在地社會運動有密切聯繫,在氣候變遷的嚴峻課題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官方於每年底舉辦的締約國會議(COP)是最主要的戰場,全球抗暖化行動日(Grobal Action Day)的國際串連網絡,是場內場外最重要的民間集體行動。台灣主辦單位的國際聯繫窗口便是由綠黨和台灣環境行動網協會(現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共同擔任,從2006年開始每年籌劃、召集台灣本地的同步行動,今年已定在123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nhan3 的頭像
    panhan3

    給地球噗仔聲-潘翰聲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