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政府圖利餐盒業者,罔顧學童健康
營養午餐問題,不容自由市場染指
根據衛生署資料,歷年來發生食物中毒的場所,學校是第二名,且外購餐盒為食物中毒的主要來源。台北市教育局在業者的壓力下,學童營養午餐原以弊端叢生的公辦民營,將更墮落到開放訂購餐盒。營養午餐的品質從學校廚房外包後就已經難以掌握,開放訂購餐盒將變成更鬆散的管理狀態。台北市學童的用餐品質,將越來越低落。
富裕的台灣,民生物資充沛,因為飲食所導致的文明病越來越多,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低。發育期的學童,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養教育及飲食習慣,未來將影響整體的國民健康品質。根據民國91年所做的「台灣地區國小營養學童健康狀況調查」,國小六年級學童的健康報告與營養調查報告中有幾項警訊:
● 12歲學童的健康報告:a. 尿酸異常者50%。 b. 體重過重者26%。 c. 總膽固醇 ≧ 200 mg/dL 者 22%。
● 營養調查報告:a. 五成學童每日脂肪攝取量超出總熱量之30%。 b. 六成學童每日膽固醇攝取量超出300 mg。 c. 四分之一的學童每日膽固醇攝取量嚴重超出400 mg。 d. 八成學童每日纖維攝取量僅有15g,遠低於標準22g。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如果行政單位再不積極的關注學童的飲食問題,台灣未來的主人翁將是一堆胖子、病貓、東亞病夫。營養午餐是可以為孩童飲食健康把關的第一道措施,除了把關營養與衛生的問題之外,駐校營養師更擔負了營養教育及午餐指導的工作。如今,台北市不僅營養師招聘的數量嚴重不足,還從學生交付的營養午餐費中苛扣經費,以辦理營養教育及午餐指導;此外,聘用營養師的成本也轉為業者自行負擔,羊毛出在羊身上,業者負擔就等同於學生家長負擔,營養午餐費被雙重苛扣,孩童的用餐品質也被打了兩次折扣。
台北市的行政資源為全國首善,在照護未來主人翁健康的把關工作上卻遙遙落後高雄市。照顧學童健康是政府責無旁貸的義務,台北市不但違反「學校衛生法」,沒有落實設置學校營養師的規定,而營養午餐原是應該採取積極作為的公辦公營,卻交給民間承辦,如今又打算讓餐盒業者進駐。美其名為「自由競爭」、「多元選擇」,實際上是將學童的健康放進自由市場中進行「削價競爭」。台北市學童的營養午餐成為餐盒業者的大肥肉,肥了業者,餓了學生。
|
台北市 |
高雄市 |
公私立學校數 |
141所 |
91所 |
駐校營養師數 |
8人 |
63人 |
制度 |
公辦民營 |
公辦公營 |
綠黨認為,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是永續發展的意義。先進國家的公共政策皆將「營養教育」視為疾病預防與促進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正確的飲食習慣從小建立,政府與學校皆責無旁貸。學校營養午餐得以成為永續發展的平台,整合:健康飲食、永續環境、本土農業、政策補助、生命教育、照顧弱勢等等目的。有系統的規劃,透過整體性「優質營養午餐」之供應、健康與生命教育的推廣、環境與動物福利之提倡,建立學生健康飲食觀念和行為,不僅可提供學童健康、生長和學習的潛能,也促進台灣永續發展的生活環境和生命品質。
參考資料:
一、 全國營養午餐供應數量
a. 全國每日有241萬學童在校食用營養午餐。
b. 由便當工廠供應約91萬人次,其他由學校廚房烹調供應。
c. 全國國中、小設有廚房的學校有2088所。
二、學校衛生法規定,超過40個班級的學校,需要設置營養師。
三、學校營養午餐之推展
a. 健康飲食
--校園營養師專聘制度
--公辦公營衛生把關
b. 永續環境
--中水回收、廚餘回收
--廢油做肥皂
c. 本土農業
--綠色生產、調節供銷穩定價格
--校園食品履歷
d. 政策補助
--本土米供應
--全面提供牛奶
e. 生命教育
--認識食物來源
--營養教育、環境教育
f. 照顧弱勢
--特殊病童營養照顧
--弱勢學童補助
--支持本土米食,保障稻農、菜農
--創造社區居民工作機會
E-CSI 挑戰北市營養午餐政策
公共議題媒體不甩 綠黨選戰力爭曝光
■苦勞論壇2006/11/24
◎作者:黃詩凱(苦勞網特約記者)
綠黨為三位市議員候選人造勢,舉辦E-CSI系列(註1)記者會,24日主打「營養午餐」議題,由候選人張宏林、潘翰聲和張聿文分別扮演包青天、福爾摩斯和檢察官,以戲劇手法指責北市府開放訂購餐盒,且營養師配置不足,北市國中小學生空有每年500億的教科文預算,卻連均衡平價營養午餐都不可得。
議題切合民生需求,但記者會主流媒體全未到場,工作人員感嘆,主流媒體只要衝突不要議題,電子媒體不可期待,連平面媒體也不易曝光。
營養午餐重不重要?至少在某市長候選人市政白皮書的發表會,也邀請到長期關注此議題的主婦聯盟出席,提出數據說明高市公辦公營現況,對比北市公辦民營問題。根據綠黨提供數據,高市91所中小學配置63位營養師,北市141所中小學卻只配置8位營養師。
既然重要,為何主流媒體都不報導?原因之一或許是商業媒體本身的結構問題,追逐利潤和一個百分點之內差距的收視率,成為電子媒體操作規則,工作者缺乏想像且沒有合理工作條件,自然無法發揮媒體應具備的公共性格。全國性的平面媒體則未能提供足夠的版面資源報導地方事務,或者將選舉新聞賽馬化和花絮化。
另外,綠黨推薦、士林北投議員參選人張聿文表示,以台北市為例,各區當選門檻差不多一萬五千票,如果完全捨棄主流媒體,只靠另類小眾網路媒體,可能接觸到足夠選民基礎嗎?個人存疑,因此,現階段要選舉,雖然困難,仍須嘗試爭取在主流媒體中曝光。
即以此次綠黨設計的E-CSI系列記者會為例,既有議題,又有畫面,綠黨工作人員說,只要能上報,什麼都好。張聿文說,可以理解主流媒體要什麼,但不能認同,以選舉新聞為例,主流媒體只報導誰挺誰或誰罵誰,完全沒有政策辯論。
張聿文說,23日在北投公園針對反纜車議題舉辦的E-CSI系列第一集記者會,僅有中時和自由主跑士林北投的記者到場。社運團體對主流媒體經常又愛又恨,愛的是若經大幅報導,可能將自身關注的議題搬上檯面,怕的是經常費心準備記者會,卻只見小貓數隻和「郵票」版面(註2)。
27日早上10點,綠黨將持續推出E-CSI系列第三集,地點在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236號張宏林競選總部。
註1:仿照美國熱門電視影集《犯罪現場》,綠黨推出《環境犯罪現場》E-CSI(Environmental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筆者註:自由時報稍後有來採訪,最後刊登了兩張郵票大小的的版面,但沒有候選人的姓名。
註2:報紙記者以「郵票」版面戲稱新聞被層層過濾後,僅刊登一到二百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