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的特質」,是研一上課時被我們用濫的詞彙,甚至到後來都有點倒胃口了,再有人說,私下大家便竊竊發噱,講的人也覺得有點發窘,好像自己沒作功課,說來說去,只能停留在準備入學考試的階段。

 

這句話是Christopher Alexander在「營造之常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一書中的所提出的重要概念,他認為空間的好壞之別是個客觀的問題,而產生這種差別的中心特質無以名之

 

從犬山車站出來,將現地、觀光地圖看板、旅遊指南作了對照,便走向河邊,從犬山橋緣溪行。橋下是木曾川鵜飼的小船碼頭,一早還沒有人,從堤防向左看,一路綠樹的端景,就是一座小丘,黑瓦白牆的犬山城就從樹間探出頭來,「無名的特質」這句久違的話,一下就迸出來。

 

是因為開滿樹的白流蘇嗎?不是,這樹並不罕見。那麼是右邊的木曾川囉?用攔河堰堆起來的平靜水面,還不如昨天的長良川。真是搞不懂啊,一個個拆解了的平凡元素,兜在一起,竟讓人捨不得走。迎面跑步過來的人,也不當我們觀光客一回事,自在地入畫,又輕易離開。它任人進出,而無所變

 

相信有捨才有得,半途便切入小徑,有一國寶級茶室,從門縫看不見,卻能聽見灑掃之聲。

 

近城下有一小排水溝,周邊是略顯繁忙的交通要津,是我中了綠色之毒嗎?雖然是人工包覆的瀕死之川,也怡然自得。

 

入口樹蔭下,用心砌了卵石,你可以說曲徑是為了防衛的軍事功能,也可說是建城者的美學素養。

 

犬山城算是保存得比較好的四大名城之一,身處其中還聞得到木結構的味道,穩步登上最高一階,同樣可以一覽周遭平原與山川景致,牆上也掛滿全日本各地古城的相片,還有昔日城主與貴族寶物。最精華的天守閣,看到後來,差距都不會太大,沒有辦法細究其差異的外國人,到頭來可能也搞混了這個城與那個城的細微之別。

 

出城正面是造型怪異的博物館,左側對面是機器人手工坊,我們剛好趕上一場小實地表演,坐在正面的我們,就自然接受人偶奉上的茶杯;也有出售人偶組合玩具,在台灣看到的比較便宜,就先省下來,等小紅長大再買。表演的工作人員後來也回到博物館二樓,教地方小孩作手藝美工,政府的錢就該這樣花在刀口上吧。這附近的人,祭典的時候,台車山笠上都是展示機器人偶,名古屋也難怪是日本工藝與近代機械之都,所以愛知博覽會才會那麼強調機器人。

 

之後,又走過古街保存區,寶發現當地女生的陽傘以黑色蕾絲為主,還在單車龍頭上套個傘座,那個陽傘是不能當雨傘用的,卻是非常的漂亮。返回火車站的大馬路上,太陽已經變大,便急著想離開豔陽的掌握。

 

登犬山城是個奇怪的體驗,先前的林蔭小徑步道,驚豔其平凡,像在烘托主城的不凡,然而最後經得起時間沖刷的記憶,卻只有那幾點無名的特質

 

060624BY潘翰聲(相簿中有更多犬山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