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2008立委選舉投綠黨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      不分區立委輪替

綠黨提名四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鎖定第二張政黨選票的5%得票率,只要跨過門檻,綠黨將有兩個立委席次。排名在頭兩名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擔任立委的任期以兩年為限,時間一到即刻辭職由排名第三、四名的候選人遞補。未上任或卸任者,擔任立委辦公室主任。

輪替制度將可發揮二個席次卻有四個立委的效益,而且社運人士輪流進去「一窺廟堂之奧」,對於往後的社會改革有極大幫助,同時讓政治光環擴大一倍,四年之後等於創造四個政治明星,可以加速擴大民間的影響力。

 

2.   政黨補助款成立「NGO發展基金」

只要政黨的得票率超過5%,即可得到每年每票50元的政黨補助款,也就是說,政黨票不只代表認同而已,還等於捐款給該政黨200元。以國、民兩黨為例,平均得票率為40%,每年各自可得到約2億元的補助款,四年下來他們都可從國庫領走8億元。

政黨也只是人民團體的一種,何以規模較大的政黨可以得到如此豐厚的補助,而其他公益性質的人民團體或小型政黨卻只能燃燒理想、慘淡經營。政黨在社會上已具有資源分配的主導權,政治人物的待遇也優渥,竟然還利用政黨補助款來大括人民的血汗錢!

綠黨一旦得票率超過5%,每年將可得到2500萬的補助款,四年總計約一億元。綠黨將捐出政黨補助款成立「NGO發展金」,並邀請各領域NGO的代表與學者組成「管理委員會」,其中將涵蓋:性別、勞工、環保、族群、與文化等。「NGO發展金」的目的在協助NGO財務獨立,減少NGO對政府的財務依賴,讓NGO重新找回監督政府的權力。

 

3.   立委薪資與福利

目前的立委薪資為18萬多,加上助理費與福利,國庫每月將近花70萬元養一名立委。席次減半後,每名立委的助理人數將增加一倍,養一個立委每月所花費的錢將超過110萬元。

綠黨的候選人一但當選,將捐出一半的薪水,作為NGO發展之用。此外,綠黨所提名的十位區域立委候選人,倘若在區域選舉中落敗,而綠黨的不分區席次有斬獲,落選的區域立委候選人將直接進入立法院擔任助理。綠黨決不會有人頭助理冒領薪資的事,而且區域候選人不會於選後就中斷地方議題,且能利用立法院的資源深耕地方組織發展。

 

4.   公費選舉

台灣的選舉制度已經成為有錢人才能參選的貴族遊戲,就算候選人自己不是有錢人,也要有金主支持才得以參選。倘若國家重器、公共資源的分配都是由上流社會來決定,平民百姓就變成只能拜託與等待有錢人來施捨!

因此,斷絕政治人物與背後金主共同組成的黑金結構,台灣的選舉制度一定要轉向公費選舉。公費選舉將平民參政的金錢門檻,同時也可解決當前鋪張浪費的選舉文化。無論綠黨當選與否,將持續推動公費選舉制度,鼓勵公民參政。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前總統李登輝說第三勢力可能越來越大,近日論壇版也有多篇文章論及第三勢力如何突破台灣目前的惡性兩黨制,若從國內政治的兩元對抗脈絡找答案,必陷入既期待又悲觀的矛盾情結,若從歐洲綠黨崛起的經驗來看,不妨樂觀地想像各種可能性。

 

綠黨是當前唯一全球積極而廣泛串連的政治力量,200172國綠黨代表第一次集會通過「綠色憲章」六大核心價值: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參與式民主、非暴力、永續發展、尊重多元。不同於過往共產國際的歷史,全球綠黨聯盟是個價值共享的平台,沒有一套強制性的大論述與政治軍事戰略,充分尊重區域差異性與自主性,而各國綠黨都是當地社運團體的串連平台,非傳統概念的政黨,許多綠黨的黨名甚至只稱作「綠人」或「綠色選舉名單」。

 

目前綠黨以歐洲地區最為強大,在歐盟議會擁有42席、各國國會席次總計有250席,中央政府閣員十席。在綠黨參政史上,開第一槍的是1972年的紐西蘭價值黨與次年的英格蘭人民黨,但遲至1983年德國首次實施比例代表制,綠黨才突破臨界點,一舉獲得5.6%選票與27席國會議員。明年台灣將實施的兩票制,單一選區勢將鞏固兩黨制,親民黨已因此謝幕,但全國不分區的比例代表卻是制衡兩黨的重要槓桿。

 

所謂「中間選民」是複雜而歧異的概稱,因而在區域選舉的單一選區,兩邊極端者所決定的人選擁有「基本盤」,第三勢力就算大團結,在棄保效應下也難以匹敵。英國及美國的綠黨都曾經拿到15%的得票率,卻因沒有比例代表制無法產生國會議員,難以發揮影響力。但全國不分區的比例代表制,便能拋棄過去小黨在區域選舉低得票率的失敗陰影,以目前兩黨對抗天怒人怨的情境下,理論上存在N個第三黨,也就是民主內戰的維和部隊,必是多國聯合部隊。包括以永續發展跳脫統獨糾葛的綠黨,在先後兩個社會對抗軸線下所拉出來的第三社會黨,堅持本土並重新定位中間偏左的台聯黨,從國民黨基層農會組織裂解出來與企業家二代結合的農民黨,都擁有其社會基礎,但在選罷法不許政黨聯盟且欠缺長期合作默契下,硬湊在一起卻可能一加一小於二,選後合作似乎較選前聯盟可行。

 

在選制改變之外,當年德國社民黨的嚴重右傾,以及蓬勃發展的公民組織,也是綠黨發展的沃土。國、民兩大黨對環境議題的態度幾乎一致,謝長廷與馬英九都以「尊重環評」來推卸蘇花高的決策責任,替代方案則是以洄瀾夢想聯盟的民間方案「拿香跟拜」;民進黨政府積極推動台塑鋼鐵及中油五輕就地更新,不惜犧牲台灣珍貴環境資源製成廉價鋼鐵與塑膠銷往中國,國民黨則迴避表態。民進黨被綠色環保陣營開除黨籍是遲早的事,馬英九雖對環保團體頻頻釋出善意,但與國民黨不能劃等號,其擁核神主牌更是一大障礙,關心環保的選票等同被兩黨遺棄的無主物。

 

高爾與IPCC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全球暖化是最熱門的國際政治焦點,近日中央大學民調有半數民眾對自然環境保護不滿,另一份民調有高達八成民眾對地球生態與環境永續的問題感到憂心,顯示兩大黨已背離世界趨勢與主流民意;而2005年中正大學研究則有一成五民眾認為「環保比經濟重要」,讓綠黨在第二票的空間大有可為。兩大黨對勞工、農民等社會弱勢也是雷同的態度,以此來看,在立委選後,台灣不無可能出現數個第三黨。

 

 

載於蘋果日報 2007.11.13 

潘翰聲(綠黨秘書長)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對兩大黨欲透過選罷法修正與提高候選人保證金以封殺小黨,29日貴報社論呼籲「就給第三勢力留下一點存活空間吧」,後者在綠黨、第三社會黨與民間團體的抗議下踩煞車,前者在立院朝野協商高度共識下,本週五前將拍板定案,在不利小黨的遊戲規則下,任何來自草根、真正的第三勢力仍是困難重重,進而鞏固由兩大黨壟斷的金權政治格局。

 

選罷法修正案目前已協商通過或等待最後確認的條文,包括自動驗票機制、政黨聯合推薦、政論節目的名嘴條款等,都充滿朝野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換;而第二十四條規定小黨必須提足十個區域候選人才能列名政黨票,儘管有學者質疑違憲,卻因符合大黨利益而成朝野共識。民間團體所提「公民否決票」的進步法案,則因危及現任立委「比爛」的政治運作常態,根本未排入主流議程之中。因應國會減半,立院也協商調高助理員額與經費,並準備將辦公室打通變大,使其整體預算可能不減反增,人民原欲懲罰政客反倒害了自己。

 

區域選舉從多數名額改為單一選區,理論上可排除少數立場極端者,卻產生代表性不足、票票不等值的副作用;歐陸各國以第二票的比例代表配套來平衡,充實政治上多元價值代表性,並促使政治文化從對決走向協商,讓社會少數與弱勢的力量也能在國會發聲。德國在1983年採取比例代表制,綠黨聲勢鵲起進而「綠化」歐洲政壇,鄰國丹麥甚至有該國所有政黨都是綠黨的說法,這是歐盟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擺脫石油危機,生活品質令人稱羨,背後的政治結構因素。但英美的兩黨制讓小黨毫無生存空間,即令綠黨曾獲得15%的選票也無法取得席次,政治部門無法反應社會的變化,導致投票率低落、民眾欠缺政治參與的代價。

 

若依二讀通過條文,小黨必須提名十席必然陪榜的區域,加上二至四席的不分區候選人,乘上每名二十萬元的保證金來計算,政黨票的「入場券」即將近三百萬元,讓環保、勞工等弱勢政黨,還沒出場就先大失血而輸在起跑點上。台灣兩票制的席次分配為日本並立式,計算門檻採取國際上偏高的五%,不分區名額不到區域的半數,加上候選人於區域與不分區雙重提名的機制已在朝野協商中被否決,整個遊戲規則不利於小黨。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修法內容,包括放寬候選人選舉經費上限、放寬賄選標準,都為鞏固金權政治鋪路。依草案計算之立委選舉經費上限,約為一千六百萬元,遠超過立委四年任期薪資總和的九百六十萬元,為「回收」選舉開支,下焉者運用權勢將國家資產納為己有,顧忌羽毛的立委則將奔波於財團與金主之間,如何能專業而公正地審理法案,並為國庫把關?由於不可能有獨立公民的年輕人花得起上千萬元,這場金錢遊戲只剩政黨子弟兵、政治世家第二代與財閥代表的寡頭壟斷,這就是為人所詬病的「資產階級民主」。

 

這種金權政治結構下,真正的第三勢力仍舊難以出頭,而兩大黨在區域之外,連不分區都要「整碗捧去」,民主內戰的政治焦土永遠長不出清新的芳草,台灣豈有明天。

 

載於中國時報 2007.10.31  標題改為:難道要讓第三勢力消失

潘翰聲(綠黨秘書長)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