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不必成長也能富足! 2011/5/12潘翰聲 引言

作者主張的替代方案(CH11)作為~綠黨新版黨綱經濟與能源

 

一、訂立界限(先閱讀5,8,9

1.排碳上限與減量目標:縮減與收斂的人均量限額

2.永續財政改革:外部成本內部化的碳稅,稅從善果移到惡果。

3.支持發展中國家轉型:錢的來源:融資-全球環境基金,托濱稅。

 

二、修正經濟模型(先閱讀2,5,6,7,8)

4.發展新的生態總體經濟學

5.投資於工作、資產和基礎建設/生態投資

6.增加金融和財政穩健度

7.修訂國民所得,GDP衡量真正重要的事。

 

三、改變社會邏輯(先閱讀4,5,6,9)

8.工時政策。產出=工作時數(↓)x勞動生產力(↑),基本所得制度(廢除工作)

9.解決系統性不平等

10.衡量能力與富足

11.強化社會資本/社區、轉型城鎮

12.拆除消費主義文化:媒體、廣告、公平貿易、耐用性

 

 

本書的架構

核心主題:成長

CH1 序言

 

CH2 成長的問題-生態上無法支撐,社會問題

2008金融危機的檢討,與生態危機同時出現,成長必須延續。

負債的型態,儲蓄率下跌,貨幣學派-暴露於國際市場波動的風險。

 

 

CH6 以消費驅動成長的問題-經濟不穩定

廠商利潤動機與消費者商品需求

資本主義類型,消費型資本主義,儲蓄與投資,

降低成本的相對價格比較:勞動生產力、原物料價格。創新的重要性。

物質所有權是延伸的自我,炫耀性消費、社會比較,空虛的自我需要填滿

 

 

CH11 具體替代方案

 

CH12 結論:走出經濟崩潰與生態瓦解的兩難

 

重新定義:富足

CH3 富足的意義:豐衣足食、心理滿足、過好日子的能力

 

CH4 成長迷思: 豐衣足食是必要條件、成長與基本權利有關、穩定社會

 

CH9 簡約的社會功能:寂寞指數社會衰退,商品水準物質需求,另類快樂主義自願從簡理念村、慢活

減少社會不平等結構改造:去除地位競爭負面誘因、不唯物參與社會生活

 

解決環境課題

CH5 脫鉤:

相對脫鉤(以少生多)最低條件:效率提昇=經濟產出增加

絕對脫鉤,Ehrlich等式,環境衝擊=人口(P)x財富(A)x技術(T)

史登報告的幻覺,經濟成長與氣候變遷並行不悖。

 

CH7 綠色新政:短-保障工作復甦,中-能源安全技術創新,長-永續

綠色投資+綠色工作,多勞力密集,經濟復甦的單一最大元素。

綠色%低,

錢:省燃料資源、綠色債券、財政緊縮、增稅、政府持股

 

與主流學者、

官員對話

CH8 新的總體經濟學模型

GDP=C+I+G+(X-M)

低勞動生產力的地方經濟(灰姑娘)

從化石燃料轉到再生能源的永續窗口

1.提高資源效率節省成本2.潔淨技術3.生態系強化

 

CH10 政府的困境。政府應介入保護社會,承諾機制重視長期。

制度的平衡。願景經過民主的授權(領導力+民意動員)。

 

 <第一章 摘要>

GDP,是在計算市場交易的商品與服務的經濟價值;如果我們花錢買更多商品,那是因為我們重視它們;如果不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我們就不會重視它們。因此,當GDP不斷增加,也就合理代表著我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

但「富足」和「所得」、「財富」,並不是同義詞。富足與經濟成長之間的等號,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更多,未必更好。

 

質疑:

1.經濟成長就算有好處,也是不平等的好處。

2.「社會衰退」(social recession):當達到某種所得程度之後,繼續追求經濟成長,似乎不能增進人類幸福,甚至可能妨礙幸福。

3.資源的極限: 一道不可能的成長曲線: Malthus、 Club of Rome、 peak oil

 

資源(source)之外,「匯」(sink)的問題 ─地球「吸收」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衝擊的容量─才是更大的麻煩。Bill McKibben:「在我們用光石油之前,我們就沒有地球可用了。」

我們太快用掉氣候「寬限」(slack)。改造能源系統可能需要幾十年,而我們幾乎還沒開始做這件事。

 

一個不斷成長的經濟系統,如何塞進一個有限的生態系統中?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質疑「經濟成長」這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nhan3 的頭像
    panhan3

    給地球噗仔聲-潘翰聲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