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市府發布客家公園變更設計的新聞稿,剛好有記者都來問了,所以寫個新聞稿回應。其實市府九月多就登過一次同一篇新聞稿。

客家公園案到現在,也算是成功一半,但看來是個案的成功,市府官員的生態觀念還是不足,為德不卒。 

客家公園2009-11月變更設計 

<我們的新聞稿>

台北市政府客委會九日發佈新聞稿,宣佈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以變更設計:跨堤活動平台改為景觀平台,原設於園區內近螢橋國中的自行車道取消,改由師大路人行道銜接跨堤平台。

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成員、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表示,很高興市府順應民意,在工程上作兩大變更為市民省錢;這也是數千位市民連署或寫信給市長,才有副市長林建元和客委會與民間團體的溝通,而促使市府改變決策,這是一場接近成功的市民運動。

但圓形土丘樹群是樹木保護委員會指定保留的三個區塊之一,客委會仍執意要作農村體驗區,已違反樹保會決議;而大量變更設計後,總體移植數量也還是八十七棵,令人費解,很可惜沒有一次做到好,希望市府可以到地方作參與式設計工作坊,為變更設計創造雙贏。


圓形土丘最初設計為梯田與茶園,引發爭議後一度改為水田,最後變成農村體驗區。從圖面看來,原本成長茂密的樹叢可能還有部份會被移植,並引入大量活動。該土丘西側舊鐵路彎道有漂亮的竹林,許多人都驚艷「很有客家庄的味道」,與西南側捷運通風口之間有四五株苦楝,希望這些客家文化的元素都能保留下來。

其實農村體驗區可以放在其他打掉水泥的位置,而不是長了茂密樹林的地方,如此整體生態復育才是完全加分。木頭棧道的確比水泥好,若能在樹叢間穿梭而不去作不必要的樹木移植,才能達到滿分的生態設計。 原自行車道改為木棧架高之人行步道,建議可以挪到已被拆除的模擬高架道路,更能降低對園區生態的擾動,並讓公園活動與緊鄰的水源社區住宅互不干擾。

客家公園原本要移八十七棵樹 

在6月6日「第6屆臺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第6次委員會」上,要求開發單位勿擾動三塊茂密林帶,變更設計後的移植數量也不能高於原設計之下必須移植的八十七棵,且區內移植就是移植。既然市政府最堅持的跨堤平台與自行車道都退讓了,實在沒有道理還是必須移植八十七棵。7月2日「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52次委員會議」上,民間團體提到廣場中央小樹叢,在新的圖面中也看似被保留下來,移植數量維持八十七棵也同樣沒有道理。


客家公園好好做聯盟,從一開始就肯定市府將閒置空間再利用,並提高透水率,但對於公園設計並不滿意,希望可以讓民眾參與「好好做」,畢竟使用者參與最能反應真正的需求。

 

最古早的設計非常嚇人:客家公園2008-5月原始設計 


---------------------------------------------

<北市府的新聞稿>

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與自然生態共存 ─打造鄉村美景與自然生態的市民公園─

臺北市政府為加強對原兒童交通博物館內樹木的保存,已重新修正「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設計內容,並依98年6月6日「第6屆臺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第6次委員會」及98年7月2日「臺北市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第252次委員會議」建議事項,修正規劃內容。 本次變更案係朝減量、輕化之景觀平台及園區生態少擾動為原則,變更設計之重點說明如下:

一、跨堤活動平台改為景觀平台,面積、高程皆有減縮,其中面積由3,400平方公尺縮減為1,300平方公尺,結構型式由一般樑柱系統變更為輕量造型的「拱橋結合吊索系統」,可有效減少樑深達1米左右,平台寬度則縮減為最窄11公尺、最寬20公尺(原最窄23公尺、最寬85公尺),調整方案之「樑深」及「平台寬度」均有顯著減少,橋體更顯輕盈。

二、原設於園區內近螢橋國中的自行車道取消,改由師大路人行道銜接跨堤平台,入口廣場設於師大路、汀州路口,對於螢橋國中學生上下學將無安全上之虞慮;另因自行車道不行經園區內,大幅降低對園區內原有生態之擾動,也因此增加園區綠覆率及透水性。

三、銜接堤外河濱公園之南段自行車道取消(往新店方向)。

四、為配合跨堤平台變更設計後,主題公園內相關景觀、結構工程,亦同時辦理變更:

(一)取消聯結跨堤的覆土約1萬立方公尺,減少園區內原有高程擾動,避免因大量填土造成樹木移植。

(二)移植樹木由152株減為87株且均為基地內部移植調整位置,確保總量不變並提高存活率。 (三)原自行車道改為木棧架高之人行步道,降低對園區生態的擾動。

(四)取消原規劃之梯田及茶園,改依地形地貌塑造「客家農村意象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nhan3 的頭像
    panhan3

    給地球噗仔聲-潘翰聲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