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1209民眾日報政黨政見發表會的發言稿。
三、國際組織:解構全球化、復育美麗島的綠黨外交
1.
綠黨:台灣唯一的國際政黨綠色政治力量源於1960年代的環境保護等社會運動,1972年起澳、紐、英分別創立環境生態政黨,1983年德國綠黨在全國選舉大放異彩,提升綠色政治力量的國際能見度,並刺激各國綠黨紛紛成立。由於各國選舉制度的差異,與環境運動團體的強弱,目前綠黨以歐洲地區的政治實力最為強大,綠黨在歐盟議會擁有42席、各國國會席次則總計有250席,擔任中央政府閣員有十席。其他地區:澳洲4席、紐西蘭6席、巴西23席、墨西哥14席。
綠黨是目前唯一在全球積極而廣泛串連的政治力量,2001年72國綠黨的八百多位代表第一次集會,在澳洲坎培拉發表綠色憲章(The Global Green Charter),標舉六大核心價值:生態智慧(Ecological Wisdom)、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參與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非暴力(Nonviolence)、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尊重多元(Respect for Diversity)。
第二次全球綠黨大會將在2008年五月於巴西聖保羅舉行,主題為氣候變遷。基於環境變遷議題的全球性,與綠色價值的共通基礎,各國綠黨間的交流相當頻繁。台灣綠黨參與了2005年亞太綠色聯盟在日本京都的成立大會,與紐、澳、日、韓、蒙古等國綠人交流密切。1996年台灣綠黨成立亞洲第二個綠黨,並投入國代選舉,英國綠黨主席即刻前來拜訪,之後德國綠黨國會議員亦多次訪台。歐洲各國綠黨國會議員,因私人行程來台訪問期間,多主動與台灣綠黨交流。
台灣綠黨是少數得以用台灣名稱參加國際活動的政治團體,包括全球綠黨聯盟、亞太綠色聯盟,均是接受台灣名義的國際政治組織。
亞太綠色聯盟(APGN)會議曾通過「要求中國撤除對台飛彈」的決議,歐盟綠黨於歐洲議會四度促成決議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四度決議維持中國軍火禁運、並持續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等,這都是台灣綠黨在國際上的努力成果。
3. 停止極右的外交政策
我國外交政策,不應持續向美傾斜,應善盡全球公民責任,包括環境與人權等。冷戰時期台灣在美國附庸的角色下,國民黨與中美洲獨裁勢力緊密連帶,幹了許多壞事:在薩爾瓦多下令謀殺羅美洛大主教與其他神父修女、多次下令屠村、雙手沾滿鮮血的軍事獨裁者道布依桑,正是在台灣北投復興崗的政戰學校「遠朋班」受訓來台七次的!跟他一起受到台灣各種援助,還有不斷入侵尼加拉瓜屠殺村民的美國非法資助訓練的反共游擊隊、及中南美各地軍事獨裁者。
如果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可以徹底檢討改正國民黨的極右外交路線、爭取國際進步人士的認同的話,與中國的外交戰絕不會落到可悲地灑錢買票競賽。哥斯大黎加與台灣的斷交顯示,沒有清除國民黨當年在中美洲人民心中留下的陰影,人家有機會當然會選擇既無冤仇、又更有錢的中國。
桑定陣線執政下的尼加拉瓜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左傾的友邦。在眾多黨派與社會人士都紛紛呼籲要重拾左翼價值的今日台灣,如果我們能真誠地與尼加拉瓜密切交往,說不定在失去這個朋友之前,我們真的能學習到一些早就該學到的進步價值。但是,前提是要徹底地放棄極右的國際觀!
4. 城市與民間的減碳外交
相對於美國阻撓國際共同溫室氣體減量的行動,歐洲國家更願意負擔起對抗地球暖化的責任,已有較1990年減量一半的目標。包括無碳國家的願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節能技術的轉移、無車日等友善環境的交通政策等,都值得台灣向歐洲學習,而這也意味著歐洲綠色企業的商機。
「全球思考、就地行動」的口號曾經挑戰一次性的經濟發展模式,面對當前資本與污染的全球化,目前已經提出更具進步意涵的「全球解構、在地復育」,可做為環境外交的價值標準。
「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在1993年發起的「城市氣候保護計畫」(Cities for Climate Protection Programme),積極地協助參與的城市會員,提出地方因應溫室氣體減量的行動策略,全球有六七百個城市加入,全球人均排放量第一的高雄市即是會員之一。
全球民間同步抗暖化行動今年已是第三年,台灣與八十幾個國家同步行動,已廣結善緣,並受到國際矚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