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大學教官因參與凱道倒扁活動或在部落格上表明倒扁立場,可能遭教育部勒令調回軍中,其實教官本身可不可以有個人立場的爭論,正直指問題的真正核心在於,單一價值觀的軍人身處多元開放校園中的角色錯亂。
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大學的時候因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教官曾善意告誡好友莫跟我走得太近,怕會留下記錄。1997至1999年在海軍陸戰隊某步兵營服役時,便一直受到特別關照,我那個行政中立的長官將我拉至代理營人事官,卻遭到極大壓力,數週後我便自請回任基層排長。另一位長官私下說,我的檔案被註明「有蒐集情資並散發傳單的能力」云云,導致營輔導長沒人要幹,連長出缺也超過半年才補。這些資料從何而來,不證自明。
「行為可以被控制,但思想不能被控制」宜蘭大學王逸蓁教官這句話說得真好,我從來不為自己做過對得起良心的事,而遭受一點特殊對待感到不平,這是追求真理所付出的代價,我知道有更多人付出的代價更慘重。現在教官還有沒有對學生思想考核,是個疑問,但堂堂正正保家衛國的革命軍人,卻冀望以當學生出事時幫忙擦屁股的理由留在校園,豈不悲哀?
教官的存在,是當年國民黨政府恐懼學生運動的歷史產物,是民主轉型之後必須加以處理的殘餘。目前全國有四千六百位軍訓教官,卻只有三位是教育部長可以調動,其他都由軍訓處長自行裁決,宛如國軍在教育部的租界。台灣若是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何需強制規定高中生要上換湯不換藥的國防通識課程?(大學強制上軍訓已宣告違憲),台灣若想要有排名領先的一流大學,怎能讓軍人負責學生生活輔導及校園安全維護等工作,而不是交由專業的輔導教育人員及保全人員來擔任?台灣的大學設置軍訓教官,就跟中國的大學設置黨書記一樣荒謬。
目前台灣約有五萬名合格教師找不到教職,被稱作流浪教師,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所受的專業教育,絕對比教官更適合在校園中,擔任輔導青年學生成長過程中亦師亦友的角色。現在教官得負擔一般教職員不願去作的雜務,其原因在於,我們的教育投資太少,多聘任一些輔導教師來取代教官,換取軍人的尊嚴與民主的教育,這項投資絕對值得。不要忘記,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也是「拚治安」的源頭。
BY 潘翰聲(綠黨中執委、曾任第二屆台大法學院學生會副會長)
載於2006/10/1自由時報,標題改為「一流大學不需要教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