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能源稅-財團幫你繳稅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載於2012/6/8聯合報,標題改為『李部長 「碳減稅」才環保

 李鴻源潘翰聲握手致意-中央社吳翊寧攝  

內政部長李鴻源「挑戰環保團體」為何不支持油電雙漲,雙方將開始進行政策辯論的細節準備,在此之前必須先澄清,綠黨認為能源價格的合理化,只有課徵能源稅調降所得稅才能真正達到節能減碳,這就是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所說的「碳減稅」。如果油電雙漲是因為能源稅,能源效率較佳的企業和過環保生活的人民,都會得到減稅獎賞而有利可圖,在可預期稅率的市場機制下,將自動轉向節能減碳的行為。在歐洲的實証經驗,以價制量的效果,許多家戶的總能源支出(附加能源稅的油電價X謹慎使用的油電量)是減少的,到了繳所得稅的時候,還能再次享受降稅的好處

 

台灣不是產油國,本來就不該設定政策目標為東亞最低油電價格,在全球化的世界更不可能長期維繫。李部長和我在同一個電視節目上說「就算不漲民生電價,至少工業電價不能不漲」,這也是今年全國NGO環境會議的重要意見之一。台電的民生用電平均售價(每度2.94)高於帳上平均發電成本(2.82),工業用電(2.45)則明顯偏低;而工業用電量每年約1240億度,大約是民生用電434億度的三倍,各佔全國發電比重的53%18%。以此推估台電對工業用電近五年來的補貼(2007~2011),就超過2340億元,這才是台電虧損的主要來源,對民營燃煤電廠的長期保價收購,當然也需要修改契約

移除不當補貼,是走向社會公平正義的第一步,或許就能逐年弭平台電虧損缺口。台灣低於競爭對手的能源價格差距,剛好有一個產業結構轉型的政策空間,兩年多前賦改會能源稅版本,大約是用十年的時間把稅率緩步調高到韓國目前的水準,已經是非常厚道的作法,卻在裕隆汽車嚴凱泰等大老闆的高聲反對下夭折。這次遠東集團徐旭東說「過去我們都像被寵壞的孩子」,若是指這些資本家倒是沒錯。

徐旭東說「誰叫我們選舉的時候選票比較少」,但經濟部能源局想依照能源管理法修正案,公佈能源效率強制標準,就受到工業界的龐大政治壓力。以國內電弧爐煉鋼業、水泥研磨業、電子業來看,其平均耗電率,都比國內技術最佳值高出兩成以上。偏低的工業電價,讓高耗能產業不思節能和轉型,繼續賴在台灣擴產,這才是國光石化爭議的源頭。那些反對工業用電調漲的工商團體,說漲電價會喪失競爭力,得了便宜還賣乖,李部長更應該課責有錢有勢的工商團體,而不是苦哈哈的環保團體。

 

「碳減稅」理論和實務上都採行租稅中立,不能變成政府增稅的手段,需同時整合現有隨車徵收的汽燃費、牌照稅等稅費,左手(能源稅)徵到多少、右手(所得稅)就要減多少,還有鼓勵大眾運輸等配套,生活越環保退稅效果越大。因中低收入戶繳的稅金比較少或不必繳,則應給予特別補貼,以避免額外增稅(能源稅)的社會不公。能源稅制度下,便可討論該給予身障者多少補貼,以維持生命及移動工具等基本需求的額外支持,但現行的油電雙漲,就需擴編政府支出,推動上較為不易。

我們在街頭演講能源稅,鼓吹「圖利人民」而非馬總統講的「公德、私德」,紅綠燈變化的短短幾分鐘都能讓民眾接受、支持。但監察院長王建煊把現行的油電雙漲說成能源稅是不對的,因為民眾多出來的負擔都進到中油、台塑、台電的口袋,而沒有減稅的效果,也會因為油價中短期的回跌而失去「以價制量」的效果,我們實在無法支持。

<原文4/27投書未刊,這次修得較順一點,改投聯合報就刊出來了>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動油價雙漲之,媒體開始大量報導生活環保的節能撇步,但「晚上洗衣服電價比較便宜」的傳聞,對大多數的家庭都不適用。政府和台電有義務全面換裝智慧電錶,作為整套時間電價制度,以及再生能源上網的基礎工程,這樣才能推動民生用電的以價制量,不會消耗民眾節能減碳的動力,同時走上非核家園的坦途。

 

一般的傳統電錶,只能單向累計從電網送到家戶的電量,但智慧型電錶,可紀錄各時段用電量,甚至「倒退嚕」,當家戶太陽能或小型風力發電送上電網,將依照不同價格賣給台電。德國非核家園,把選擇不同電源的選擇權利還給消費者,負擔不同的電價,智慧電錶可輕鬆計價。

時間差別電價,依時段訂定不同電價—中午高、半夜低。因為用電需求有尖峰和離峰,經常差距在三成至一倍間,但電力供給不用就不見,無法像水一樣存起來,而火力發電廠有著大型煮水鍋爐,不像家電開關那麼簡單頻繁啟動關閉。台灣通常是夏日中午冷氣需求火上加油,為因應尖峰穩定供電,就拚命蓋「備而不一定用」的電廠,增加備載空間以免跳電(過去幾年跳電卻常是晚上家庭活動的非尖峰時間)。

當前時間差別電價的主要受益者,是電弧爐煉鋼業者,利用晚上較便宜的電,來把廢鐵加溫熔化再製。有些大型旅館或百貨公司、廠辦大樓,利用晚上製冰來降低白天冷氣電費。但一般民生用電想使用時間電價,台電設定的門檻是八百度以上,對一般家庭根本是看得到吃不到,利用半夜洗衣服省不到錢又吵鄰居。欠缺時間電價誘因,家戶可節約用電的調整空間相當有限,民眾被動地增加整體電費,當然怨聲載道。

 

若全面將傳統電錶換裝為智慧型電錶,在錙銖必較的理性行為下,全民將掀起節能熱潮,將可疏導部份尖峰用電。若再附加「可停電力」機制,增加電力調度彈性,自願在尖峰時候優先停電者,換取較低的套裝電價費率,對平常都去上班的家庭,偶爾冰箱停一下影響微小。而製程絕對不能中斷的電子業和石化業等,既然需要穩定高品質供電,當然得付較高的費率。電力需求的峰谷波動平滑化,可以少蓋一點蚊子電廠,台電大大省錢。

這次電價調漲最失敗之處,就是維持「用越多愈便宜」的電價梯度,變相鼓勵高用電大戶,但供電並非量販商品,每增加一個新電廠的邊際成本是愈來愈高。台電應該扭轉為「累進電價」,對自身企業經營才有利,用電愈多單價越高的嚇阻效果,才和政策目標一致。

 

以各電廠變動成本及折舊一覽表計算,尖峰每度成本動輒五十到一百元,部份備用天然氣機組甚至高達兩百元以上;向太陽能購電則相對太便宜,今年每度才八元,並逐年急速遞減。這個寒冬倚賴核電的法國一度向西班牙和德國調用風電,因為尖峰的晚上七八點取暖需求,正是風力發電盛行滿載時。台灣要因地制宜,太陽能雖然只有中午四小時效率發電,卻恰巧削去用電尖峰,在未實施差別電價情況下,四層樓公寓頂樓鋪設太陽能板,約可一戶零電費,若差別電價的級距拉大一倍,等於全部電價都打對折,這經濟誘因可讓全民不分黨派,一起來達成百萬戶太陽能屋頂的政策目標。

政府歷年耗費巨資更新電網卻弊案頻傳,第六輸配電工程計畫高達3800億元,七輸也有2200億元,合計六千億元等於兩座核四廠,若將一小部份用來全面換裝智慧型電錶,和仿效德國廣設節能達人團隊免費技術服務,其他大部分拿來建制分散式的智慧電網,能大幅提昇輸配電效率,國防上也不易陷入電力癱瘓的絕境。

若電價上漲有節能的替代誘因,家家戶戶都會爭先恐後來做「人民發電廠」,而政府也不必戴鋼盔討罵挨了。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保界一貫支持能源價格合理化來督促企業和人民節能減碳,但馬政府這次的油電雙漲卻未得到大多數環保界的認同,這正是馬英九不敢在地球日與環保團體見面,沒說出口的理由。如果油電雙漲是因為課徵能源稅,同時整合現有隨車徵收的汽燃費、牌照稅等稅費,並調降所得稅、補貼中低收入、鼓勵大眾運輸等配套,這樣的「碳減稅」才是真正節能減碳、且讓人民有利可圖的油電雙漲。馬英九遲遲不願兌現能源稅的環保支票,卻為了中油和台電虧損而漲價,又拿節能減碳來當擋箭牌,反而令人氣憤「吃人夠夠」!

 

台灣不是產油國,卻以東亞最低油電價格作為政策目標,在全球化的世界,本來就不對,也不可能長期維繫。台灣和競爭對手之間的能源價格差異,剛好給了一個產業結構轉型的政策空間,兩年多前賦改會能源稅版本,大約是用十年的時間把稅率緩步調高到韓國目前的水準,已經是非常厚道的作法,卻在裕隆汽車嚴凱泰等「馬友友」大老闆的高聲反對下夭折。這次油電雙漲,徐旭東說「過去我們都像被寵壞的孩子」,若是指這些資本家倒是沒錯,不談台電對民營燃煤電廠的長期保價收購,以售電成本高於工業用電平均價格計算,台電對工業用電近五年來的補貼(2007~2011),就超過2340億元,這才是台電虧損的主要來源。


徐旭東說「誰叫我們選舉的時候選票比較少」,但工業界的政治壓力顯然比人民的反對聲音強大,經濟部能源局,到現在還未依照能源管理法修正案(這可是馬政府得意洋洋的政績),公佈能源效率強制標準。以國內電弧爐煉鋼業、水泥研磨業、電子業來看,其平均耗電率,都比國內技術最佳值高出兩成以上。偏低的工業電價,讓高耗能產業不思節能和轉型,繼續賴在台灣擴產,這才是國光石化爭議的源頭。那些到現在還反對工業用電調漲的工商團體,說漲電價會喪失競爭力,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漲工業電價不漲民生電價,其實就能逐年弭平台電虧損缺口。從平均價格來看,台電的民生用電售價(每度2.94)高於帳上平均發電成本(2.82),發電成本又高於工業用電(2.45);在從量來看,工業用電量大約是民生用電的三倍(一年約1240億度:434億度),各佔全國發電比重的53%18%。移除不當補貼,是走向社會公平正義的第一步。

 

可以稱作「碳減稅」的課徵能源稅、降所得稅,對一般人其實也很有利,生活越環保退稅效果越大。在歐洲的實証經驗,因為以價制量的效果,家戶的總能源支出(附加能源稅的油電價X謹慎使用的油電量),許多人是減少的,而且到了繳所得稅的時候,還能再次享受降稅的好處。能源稅不能變成政府增稅的手段,所以理論和實務上都採行租稅中立,左手(能源稅)徵到多少、右手(所得稅)就要減多少,能源效率高的企業也能得到減稅的鼓勵,而因為中低收入戶繳的稅金比較少,則必須同時給予特別的補貼,以避免額外增稅(能源稅)的社會不公。最近,身障團體指出,因為使用維生及移動工具的必要性,難以承擔電價大漲,若是能源稅的制度,我們便可討論該給予多少的補貼,但現行的油電雙漲,就不容易擴編政府支出預算。

 

能源價格合理化,的確可以樹立領導人的歷史定位,但要讓人民願意接受油電雙漲,應該採行能源稅的碳減稅,大多數的環保團體都會全力支持,我們在街頭演講能源稅,短短幾分鐘都能讓民眾接受、支持。捨此正途,而馬不停蹄地參訪綠能廠商,找純粹受益者來為油電雙漲背書,實在很沒說服力,又落人圖利的口實。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91213 民視 台灣看天下 談哥本哈根會議 from greenparty taiwan on Vimeo.

主持:羅致政 來賓:前環保署長陳重信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 

 

honkw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徵稅不是增稅,能源稅是減稅!  賦改會的能源稅與環境稅規劃案,事實上對一般人是減稅,對污染財團才增稅,規劃配套明明很清楚,政府卻故意講不清楚,在野黨也跟著混,讓社會大眾將「徵稅」誤為「增稅」,其中玄機耐人尋味。這個醞釀二十年的好政策一出場,兩天之內就被幹掉,台灣政治圈果然是「理盲又濫情」。

相對於島國聯盟(AOSIS , 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近日嚴厲批判工業大國不減碳即「溫柔屠殺」,同樣遭受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的台灣,我們的眼光遠不及被我們看不起的吐瓦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等「小朋友」的邦交國。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政院賦改會「能源及環境稅」會議後,財政部長李述德指出,節能減碳應先用「非稅工具」來解決。其實能源稅一方面就是要解決目前重複課稅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引進市場機制來解決環境問題並促進社會公平分配,財政部理應大力支持,不該事前不參加能源會議,事後又對會議共識不認帳,如果李述德無法貫徹馬英九總統課徵能源稅(或碳稅)的政見,那就應該掛冠求去。

政府委託中經院所提出的規劃報告,實施第十年總稅收將高達8101億元,引起工商界擔心影響國家競爭力,事實上剛好相反。該規劃是比較了歐、日、韓等國的現況估算出課稅空間,再用十年的緩衝時間逐步調高至上限,並且不增加總體政府稅收的租稅中性化原則,整合現有紛亂的能源及污染稅費,同步調降所得稅,對低耗能產業其實是一項大利多。

儘速實施能源稅,將可導正我國過去因促產條例等犧牲租稅公平換取經濟發展的扭曲制度,同時將嚴重低於國際市場的能源價格拉高,有助於產義結構調整,石化、鋼鐵這類大量出口原物料的高耗能產業,可望在市場機制下不再擴張,目前個別開發案在環評大會上演環保與經濟對峙的衝突將大幅降低。能源稅使環境成本內部化,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可望與能源使用成長率脫鉤,在下一波油價伴隨全球景氣回升時,才有力氣往前跑,而不是被低效率、高油價所拖垮。

對一般民眾來說,目前隨車徵收的汽燃費將取消,改成隨油徵收的能源稅,用多少課多少更為公平。能源稅的配套措施,將部份稅收用於補助大眾運輸與綠色運具,也可拉近交通上的貧富差距,努力過環保生活的將大幅度獲得實質的補貼與鼓勵,而所得稅的降低,就等同於高污染企業幫民眾繳稅,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舉雙手贊成,傳統有所得就課稅的原則將逐步轉移到使用地球者付費。

從此節能減碳的的生活將不再是道德勸說,而是一個有價的聰明行動。馬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就是引進市場機制,讓民眾自動自發作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而台電從去年開始省電折扣的措施,民生用電成長的趨勢即刻逆轉直下,也是引進是場機制的威力。

「你怎能買賣天空」這句西雅圖酋長的話,大大激勵的當代環保運動的發展,實際上資本家卻大量出賣天空而不必負擔成本,我們應該要求政府,要將過去私自賣出去的天空向污染者收費,儘速課徵能源稅,環保工作將從感性訴求轉向理性計較的策略,也能產生迅速的成效。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統府已決定重錄馬英九「治國週記」的第三集,這篇談電費折扣的「絕版週記」忽略了省電跟省水本質上不同,水不用還儲備在水庫,但已產出的電力不使用則憑空消失,所以民眾省電必須回饋到下一期電廠發電量減少才有實質減碳效果,如此「近官僚、遠人民」的治國品質之下,馬總統節能減碳目標跳票可以預見。1.照本宣科沒有熱情!2. 錯誤的減碳迷思!3.台電糟蹋人民減碳心血!(大林電廠擴建增加一千多萬噸二氧化碳,是去年全民省電效果的四倍,需要三萬座大安森林公園)4.馬上課碳稅呢?

 

1.照本宣科沒有熱情!

馬總統背誦台電「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的諸多數據:共節電45億度,減少排放288萬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將合併的台南縣市住宅用戶全年用電量。幾乎就是官方新聞稿照本宣科,並片段地重述選舉政見,完全看不到國家領袖處理全球迫切危機的熱情。與其暴露馬總統被官僚包圍而形容憔悴,不如敞開胸懷,從貓纜、內湖捷運、美國牛肉進口、農村再生的民生課題,到集會遊行法修正、中正紀念堂復名、澎湖蓋賭場等敏感性政見的實踐,人民更想知道總統怎麼想、會怎麼做。

 

2. 錯誤的減碳迷思!

除了形式僵化,其「從個人做起」的意識形態,與政策的搖擺也大有問題。彷彿減碳主要責任在於個人生活不環保,而不是高達五成以上的工業汙染,與發放消費券如出一轍,暗指民眾不消費與不景氣相關,而放縱造成泡沫經濟崩潰的企業盲目投資與狂炒房產。而減少消費的行為,一會兒是節能減碳的好國民,一會兒是經濟衰退的代罪羔羊,令人無所適從不知其核心價值。

 

更糟糕的是「不是鼓勵大家省錢」、「除了節約之外,更重要是減碳」這些話,減碳變成一種道德面訴求,而忽略折扣的逐利動機發揮了槓桿作用。政府下一步該做的,是繼續以市場機制撼動台電壟斷結構,日夜尖峰離峰用電價差的門檻必須大幅降低,並普遍補助換裝電子電表,搭配一般住宅裝設太陽能板的各種配套,讓夏日正午用電尖峰平緩化,就可以少蓋許多電廠。

 

3.台電糟蹋人民減碳心血!

很遺憾的,台電仍大肆擴張高汙染的燃煤電廠,高雄民意堅決反對的大林電廠擴建案,就會增加一千多萬噸二氧化碳,是去年全民省電效果的四倍;若以種樹抵減來同比例換算,需要三萬座大安森林公園。難怪台北縣政府強烈抗議林口電廠擴建案,反對以種百萬棵樹的條件通過環評;深澳電廠擴建案,則將摧毀基隆蕃子澳的珊瑚礁生態,令政府投入鉅資籌備中的海科館蒙塵。更不用說全世界排碳量冠軍的台中電廠還要擴建霸住寶座,而彰工電廠也創下被否決前夕撤案再送的「永續」環評典範。

 

4.馬上課碳稅呢?

以目前已通過或待審的環評案,新增排碳量超過九千多萬噸, 2025年減到2000年的馬政見註定跳票,即便環保署推銷的碳權三角貿易可行,國際市場也容不下台灣這個超級大買家,台灣將面對國際貿易制裁這些馬親口講過的危機。

 

馬在北市長任內啟動垃圾費隨袋徵收,應當深知環境經濟學外部成本內部化的市場機制,電費折扣同樣是環保團體推動多年且再度被證實威力驚人的政策,去年選前選後念茲在茲的課徵能源稅(或碳稅),也在今年能源會議得到產官學一致共識,目前政府委託的學術機構正研擬降所得稅與補貼大眾運輸的配套方案。

 

然而減碳三法中民間最關切的「能源稅/碳稅」,在治國週記的今年度立法計畫中不見蹤影,而似乎是沿用環保署長沈世宏「能源三法」的說法,這是否也預告馬英九已經將自己的政見吞回去,不再推能源稅?

原本預計8/1播出的「絕版週記」(http://www.youtube.com/watch?v=t5Rq9osql1U)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八大工業國義大利高峰會做出溫室氣體減量八成的歷史宣示,避免全球增溫越過二℃的不可逆臨界點,儘管細節未盡如人意,卻透露出年底哥本哈根協定的主流趨勢是,國際社會將更堅定地、強制要求所有國家都負起責任。消極來說,台灣若不及早因應,在新一輪全球競爭裡,將被遠遠拋在後頭;積極來說,我國當以減碳無悔政策與中國大陸明顯區隔,走出綠色外交的藍海新活路,馬英九總統也才有機會成為國際級領袖。

 

馬總統去年當選之初的地球日前夕,在一O一大樓點燈「<2℃」,也在全國NGO環境會議三度宣示課徵碳稅,並強調若不減碳將面臨國際貿易制裁。馬總統本人與其核心幕僚,對於國際減碳趨勢應有基本了解,但執政一年多來,卻被守舊官僚與部分利益團體綁架,正折返到高碳經濟的老路,令人嘆息。


天生就該捍衛環境的環保署,不思與民間環保團體共同力抗經濟部門的逆流,反而案牘勞形地以長篇新聞稿打筆仗。歷年來耗費大筆公帑參與國際會議,未將國際環保壓力引入國內,竟閉門造車搞出舉世無雙的境外三角碳交易方案,這套窒礙難行的溫減法草案,更史無前例地遭到工商界與環保界聯手反對。


台灣溫室氣體兩大來源是製造業與能源部門。傳統高碳產業,不僅施壓環保署加速通過環評以持續擴張,更阻撓將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的碳稅。而台電沿用經濟成長與排碳量同步成長的老舊模型,假借更新之名增建燃煤電廠,不顧山雨欲來的社會衝突推動核能復興,既沒有搶進再生能源的遠見,也無視於去年用電量開始減少的新趨勢,只不過是「用電量減少就打折」的價格機制,便發揮了龐大槓桿。

 

台灣這座茸薾島國,佔全球排碳總量一%,每人平均排碳量是全球三倍,不但身兼加害者與被害者雙重身份,外貿為主的脆弱體質更禁不起國際貿易制裁風暴。而太平洋島國對溫室效應最為敏感,海平面上升淹掉友邦的黑色笑話正在發生,政府有真正關心友邦的處境嗎?我們應擔起減碳責任、發展減碳技術,推動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跨國綠色合作計畫,比金援更能鞏固邦誼並贏得國際尊嚴。


由於京都議定書欠缺強制力與排除新興工業國的兩大缺失,是哥本哈根協定極力彌補的漏洞,中國的抗拒正提供足以明顯區隔彼此的綠色外交契機,而課徵碳稅更是宣示主權的積極作為,這是台灣前途的新藍海策略。


在全球減碳趨勢的十字路口,一邊看似平坦卻通往黑色深淵的高碳老路,在高油價下正逐漸喪失競爭力,能源依賴更威脅國安下國家安全;另一邊沒有前例可循的路正待開闢,需要社會和企業的創新,以及政治共識和領袖勇氣。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文刪節後刊載於2009.4.23聯合報]

去年馬英九總統剛當選不久,在一O一大樓「小於二度C」的地球日點燈儀式上,強調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性,重提選前課徵碳稅的政見;並於一個多月後的世界環境日,在全國NGO環境論壇上再次承諾。一年來「能源稅(或碳稅)條例」立法進度卻是減碳三法中最為遲緩的,至今行政院仍無草案,財政部長也未出席全國能源會議。儘管朝野與學界同表支持課徵碳稅降所得稅,卻比不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和「溫室氣體減量法」分別有總統馬英九、環保署長沈世宏「一定會過」的強力背書。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