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刪節後刊載於2009.4.23聯合報]

去年馬英九總統剛當選不久,在一O一大樓「小於二度C」的地球日點燈儀式上,強調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性,重提選前課徵碳稅的政見;並於一個多月後的世界環境日,在全國NGO環境論壇上再次承諾。一年來「能源稅(或碳稅)條例」立法進度卻是減碳三法中最為遲緩的,至今行政院仍無草案,財政部長也未出席全國能源會議。儘管朝野與學界同表支持課徵碳稅降所得稅,卻比不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和「溫室氣體減量法」分別有總統馬英九、環保署長沈世宏「一定會過」的強力背書。

 


課徵碳稅在世界上並非新鮮事,挪威等北歐國家早在1990年代就已經實施,為避免碳稅肥政府瘦企業,必須同步調降所得稅,從「有所得就課稅」轉向「污染者付費」和「使用地球者付費」之後,便產生環保節能與財富公平分配的雙重紅利。

沒有核電廠的丹麥,也完全不向中東進口石油,不僅策略性扶持再生能源產業,並採用高油價與碳稅的市場機制,從1980年迄今國民所得增加七成能源消耗卻是持平,亦即經濟成長與碳排放完全脫鉤,其失業率只有2%,農業與風力產業極具國際競爭力。


相反地,台灣十年來碳排放量增加一倍,經濟卻未同步成長,就是高耗能產業絆住台灣的發展,失業率則因愈加依賴全球市場而大幅攀升。台塑集團單單六輕的排碳量就高達台灣的四分之一,其GDP的貢獻非常小,創造雲林就業的承諾也徹底跳票,卻還要逼政府協助推動台塑鋼鐵,甚至傳聞副總統蕭萬長都為六輕五期賭上政治生命。


馬上課碳稅並降所得稅,以整合貨物稅、牌照稅、燃料費、空汙費等,可以讓主要稅基從受薪階級佔七成的不合理結構,逐漸轉到企業負擔的能源稅,等於讓台塑集團等高耗能產業幫大家繳稅,也立刻強迫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碳稅用市場機制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使污染企業阻絕於環評之外,環評委員也不必在企業與環保團體間兩面為難。台灣經濟的未來不在於對中國大陸開放與否,而在於我們怎麼對待自己的土地。


目前環保署傾向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的碳交易機制,作為主要減碳工具,然而無償核配碳排放額度,賦予既有污染者特權,後續盤查與稽核也需要極高的行政管理成本。兩岸減碳合作則牽動政治敏感神經,台灣製造鋼鐵、塑膠、水泥銷往中國,污染(不只是溫室氣體)留在台灣,卻在中國植樹補償,以讓高耗能產業根留台灣,民眾感受勢必無法接受。即便植樹行為為真,國際碳監督組織也提出「碳殖民」的疑慮,擔心富國藉此在窮國圈地對原住民文化的衝擊。


碳稅工具較簡單且透明公開,企業方便估算成本,不像碳交易價格變動難以預期,財政效果也足以更廣泛的影響既有廠商與未來投資者,甚至透過商品價格的轉移,間接引導消費者的行為。甚至能夠促成各個產業內部的節能競賽,如同等級的紙張,哪家廠商能夠用最少的能源生產出來,排碳量便越少,其市場上的成本競爭力愈強,消費者選購綠色商品便將是基於省錢的利潤因素,而不是基於道德驅動。


今年底將完成的哥本哈根協定將接續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國際角力暗潮洶湧,然而歐盟與日本已放話,就算沒有取得國際共識,他們也極可能自行啟動「課徵碳關稅」。與其未來因應國際減碳壓力而手忙腳亂,以外貿為主的台灣不如及早因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