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2002年開始引進「無車日」活動,今年已邁入第5年,台北市政府將自行車定位成休閒工具,而非交通工具,無意改變以小汽車為主流的交通模式,已與歐洲發起無車日的初衷大異其趣

 

「無車日運動」緣起於1998年的法國,以「在城市中,我不開車(In town, without my car!)」的口號,使大眾注意過度使用車輛造成的污染問題。2001年歐盟執委會環境部擴大成「歐洲易行週 ( European Mobility Week )2005 年歐洲易行週主題即是「聰明通勤」(Clever Commuting)。

 

在公民意識高度發展的歐洲,無車日激起市民對於更便捷的交通與更乾淨的環境之需求,政府部門則必須以進步的交通政策來回應,歐盟因而提出「清潔城市運輸計畫」(Clean Urban Transport for Europe),在9個城市嘗試以燃料電池作為公車引擎。像台北這樣短短幾小時的腳踏車嘉年華會,只是為市長個人「健康」形象錦上添花,卻將交通問題矮化為個人生活的選擇,未能提升到公共政策的層次,為市民的交通自由雪中送炭

 

從廣告公關的角度,人數是檢驗活動的指標,但市政屬於公共事務,耗費大量公共資源匯聚了人氣,必須提供民眾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像,作為推進都市交通改革的動力。但台北的無車日,只見道路「主權」虛幻而短暫的歸屬於行人與自行車,明天馬路依舊如虎口,道路上大欺小的生存遊戲還是赤裸裸的上演著,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還是如幽靈般盤旋空中,繼續地荼毒著台北的市民及環境。

 

這幾年台北市主要捷運路網與公車專用道的骨架已粗具雛形,無車日的知名度也愈來愈高,推動大眾運輸與單車通勤的客觀條件大為改善,但近五年小汽車的數量仍持續創新高,沒有民眾降低日常通勤對機動車輛的依賴使交通問題陷入動彈不得的惡性循環,市民滿意度也節節下降,顯示市府的交通政策徹底失敗

 

台灣將近40%的通勤者通勤距離在10公里以下,絕大多數仰賴各種排放有害氣體的機動車輛,不僅是都市空氣污染的主因,台灣交通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佔總量近30%提高區自行車的通勤比率,不僅能徹底解決交通問題,降低能源與時間的耗損,更可降低都市的空氣污染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

 

丹麥哥本哈根有34%的人騎單車上下班,對照台北市卻僅有2。主因自我設限的市府,仍將自行車定位為休閒工具而非交通工具,資源錯置於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而非市區道路對於日常通勤單車族友善的空間設計。其實,單車族的困擾不外是,道路上汽機車的壓迫與空氣污染,水溝蓋、排水孔、貓眼石反光板的危險性,以及失竊與停車架不足等

 

這些問題的改善,並不需要太多的經費支出,卻能大大提高市民將單車作為通勤工具的意願。在經濟誘因的制度設計上,可以燃料稅徵收分配,以及停車費率調整與停車場基金的運用多多用於補貼大眾運輸系統及無污染交通工具或是提高小汽車擁有成本,推動「使用不一定要擁有」的觀念,以促進汽車租賃市場企業興建淋浴設施之類的舉手之勞,對於單車通勤族也是大大的幫忙

 

台北市政府年舉辦嘉年華式的無車日活動,縱有一日單車宣示的意,卻未能替單車爭取日常生活中無限期的路權正義,只是掩飾馬市府在替代性交通政策的無為與無能。自行車在馬市長的腳下,原本是解決交通與環境問題的良方,卻變成單純的作秀道具,殊為可惜

 

060923潘翰聲(綠黨中執委、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nha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